本报记者 胡 芳
6月1日至3日,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和中共延安市委、市政府主办,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承办的大型红色历史歌舞剧《延安保育院》,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
《延安保育院》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延安保育院真实历史缩影的舞台作品。故事讲的是,1937年抗战时期,一支红军部队遭遇敌军袭击,战火中一位女红军战士不幸遇难,她的孩子被幸存的战士发现并送往延安保育院。保育院的生活艰苦而快乐,孩子们在这里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后来,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上级指示保育院立即转移。保育院院长忍痛将自己的女儿留下托付给放羊老人张大爷收养,将其他孩子带上转移。在部队东渡黄河的过程中,保育院院长为了救烈士遗孤英勇牺牲。
1938年7月,由延安进步人士、社会团体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发起成立的延安保育院,是一个负责接收培养边区干部、军人子女和革命烈士遗孤的学校,众多革命后代都曾在此学习生活。
真实故事的精心雕琢、战争场面的震撼营造、孩子们心灵世界的细腻展示、革命英雄主义的感人体现、延安风土人情的着意表现以及现代声光电技术和高科技舞美手段的运用,立体地呈现了保育院的孩子和革命战士之间生动感人、鱼水交融的情感,展现了在人性、亲情与大爱之中,延安保育院在特定时期所具有的特殊历史地位和意义。
《延安保育院》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的掌门人、中国第一家红磨坊式剧院餐厅——唐乐宫的创办人、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总策划、电影《白鹿原》的总制片人张小可担纲总策划和剧本概念统筹,总导演由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艺术总监、成功导演《长恨歌》的李捍忠担任。此外,该剧集合了一流的作曲、舞美、灯光、音效专家,营造出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之感。
张小可表示,对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延安精神教育,不仅仅是让他们对先辈们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浴血奋斗的历史的缅怀,更重要的是把这种革命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据悉,该剧在历时3年的创作期间,采访了200多名当年在延安保育院生活学习过的孩子和保育员,抢救性地搜集了200多个小时的影像资料以及书刊、信件、照片等大量珍贵资料。
该剧在北京演出后将移师延安,作为延安红色文化旅游的经典项目,从7月1日起在延安圣地大剧院常年常态化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