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红缨》采风随笔

来源:CNTC    更新时间:2015-06-30    查看次数:

《红缨》主创团队深入河北实地采风

 

    6月13号到15号,受剧院委托,制作部主任王建国亲自安排和带领着,《红缨》主创团队——总导演廖向红,导演马彦伟,舞美设计申奥,灯光设计黎巍,深入河北石家庄,阜平县,平山县进行了为期三天紧张而充实的采风活动,我作为编剧全程参加。
    采风之前,导演马彦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地点选择了剧中人物原型所在地,当地博物馆,纪念馆等地方。而这一次时间选择在《红缨》剧本已经修改完成两稿之后,主创对于整个戏的内容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感觉,因此采风的内容就变得非常有方向性,非常具体。

 

 

 

参观河北省博物馆

 

    6月13日上午,采风组一大早从北京西站出发抵达石家庄。放下行李,我们便奔赴河北省博物馆,参观了正在展出的《武强年画》,《蔚县剪纸》,《唐山皮影》展。
    武强年画的色彩强烈,但却是用最传统的三原色,没有任何调色,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这种传统民间艺术是河北艺术的象征,为我们寻找舞台的色调提供了资料。
    蔚县剪纸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风格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蔚县剪纸吸收了河北武强木版水印窗花以及河北雕刻刺绣花样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特色,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用小巧锐利的雕刀手工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逼真,色彩对比强烈,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种北方的乡土气息也是我们出戏所追求的格调。
    唐山皮影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红缨》剧本里有一段赵云和夏侯恩打斗的戏,舞美设计在和导演谈方案的最初,谈到了这段戏也许可以用皮影来演绎,大家进而找到了一种可能的贯穿始终的舞台语汇——影子。因此唐山皮影展览给了我们关于影子使用的最直观的视觉感受。

 

 

参观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

 

    6月13日下午,我们参观了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以及烈士陵园。
    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里,陈列了很多当时拍摄于晋察冀地区的照片。在这些照片里,我们看到了边区群英会上的三个小英雄的照片;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照顾伤员的照片,站岗的儿童团员的照片等等。看到这些照片上的人物形象,再联想到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剧本中有的模糊的人物形象渐渐清晰起来,这为剧本地修改提供了很重要的形象基础。
    纪念馆以及相毗邻的烈士陵园里,陈列了大量的以抗日战争为素材的雕像,如《放牛郎王二小》《人民战争显神威》,《鱼水情深》,《支前送军鞋》等等,这些经过艺术处理的人物形象,非常强烈地反映出了雕塑家们对抗日英雄们的敬意,我们也从这些雕塑上直接看到了剧本里的人物形象——王二小,李大娘,陈连长等等。主创们拍下了大量的照片,为服装化妆造型,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6月14号上午,我们从石家庄出发,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内,一部阜平的红色抗战史便是中国敌后抗战的缩影。阜平城南庄一直是晋察冀抗战的中心。1944年2月10日,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大会召开,战斗英雄邓世军、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爆炸英雄李勇、神枪手李殿冰、狼牙山五勇士的幸存者:葛振林、宋学义,三位劳动模范:胡顺义、韩凤龄、安有成等云集于此。与此同时,阜平也开辟了新中国十余个第一:1938年1月10日边区政府最早在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模范抗日根据地的模范县;《人民日报》的前身《抗敌报》在这里创刊;第一张边币在南峪村印出;出版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等。
    在革命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八路军缴获日军的武器;阜平县高街村村民做的支前鞋以及《支前鞋赞歌》;当时写在墙壁上的抗日街头诗等等。这些细节补充到剧本里,无疑会让剧本变得生动起来。

 

参观西柏坡纪念馆

 

    6月14号下午,我们一行人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寻找平山团的踪迹。抗日战争爆发以后,2300多名太行儿女毅然离开了家乡。他们从河北省平山县的村村寨寨、沟沟坎坎中走出来,加入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行列。这支被誉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的抗日武装被编入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这就是当年威名赫赫的“平山团”。1939年5月20日,聂荣臻司令员嘉奖平山团,称它为“太行山铁的子弟兵”八路军——人民的子弟兵的名称第一次叫起,迅速传遍全国,到了今天人们仍亲切地称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正是在这样一种抗日的氛围当中,才会涌现出了王二小这样的抗日小英雄。

 

 

南滚龙沟实地采访


    6月15号一早,我们驱车前往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歌唱二小放牛郎》中王二小的原型人物之一——阎富华的家乡,也是晋察冀日报社旧址,这也是我们这次采风之旅的重点。
    汽车刚走到南滚龙沟的沟口,我们便看见一头老黄牛独自在山间吃草,而放牛人却不见踪影。情不自禁地,我们便哼唱起了“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方冰的词多么准确而有诗意地描述出了当时的情境,而没有真实的生活,哪来这么贴切的歌词。
    在老村长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山间小路来到了阎富华的墓前,墓碑上这么写着:王二小,原名阎富华,乳名二小,1929年5月18日生,生前居河北省平山县滚龙沟村,任儿童团长。1941年9月16日,日军向晋察冀日报社驻地滚龙沟扫荡,正在站岗放哨的王二小看到“消息树”倒下,马上叫伙伴通知报社人员转移,自己佯装给日军带路,拖延时间掩护报社人员转移撤退,二小把敌人带路伏击圈后,欲抱住一日军跳崖同归已尽,却被背后敌人敌人刺中,跳下悬崖而牺牲。这时,报社武装梯队发起冲锋,将日军全部歼灭。牺牲时,年仅12岁。在闫富华的墓碑前,我们全体向这位抗日小英雄三鞠躬,对他表示了哀悼和永远的敬意。
    随后,我们来到晋察冀日报社旧址铧子尖。曾有两个月内,日军有七次围剿铧子尖,报社就把设备埋藏挖出七次,被称为中国新闻史上的“七进七出铧子尖,八匹骡子办报纸。”同时,也有七位工作人员在这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这七位同志的墓碑前,我们全体人员也深深地三鞠躬,哀悼他们,向他们致敬。
    在《红缨》剧本里,设置了报社送报员林春这个人物,他对王二小打开了心灵的一扇窗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说之前的创作,我对林春这个人物还是一厢情愿地虚构,那么当我站在铧子尖的核桃树下,我心里已经非常踏实了。我看得到林春是在怎样的一条山路上背着报纸送报纸,甚至在哪棵树下对二小说识字的重要。

 

 

南滚龙沟实地采访


    在村里,我们拜会了史林山老人,他是当年和闫富华一起站岗放哨的儿童团团员,目睹了闫富华牺牲的整个过程。史老已经86岁了,虽然腿脚不方便,但还是拄着拐棍,精神矍铄地为我们讲述了闫富华的故事。他以一首歌《太行山上的月光》作为开场:“太行山上的月光,养育着破村庄,敌人来了奸淫烧杀他一心要抢光。可怜我的爹妈死得那样惨,哭也没有用啊,喊天也枉然,只有大家组织起来打败日本保卫祖国才能有家乡。”史老唱得非常动情,我深受感动。本来在剧本里面,王二小从失去家园到要去参加八路军,这个心理过程我总找不到合适的歌词来书写,而这首歌,不正是最合适的书写吗?
    史老讲到他看到日本人用刺刀逼着闫富华带路,而闫富华却带日本人在山里兜圈,给报社转移争取了时间,而最后,闫富华想要和日本人一起跳下悬崖同归于尽,却被日本人杀死。尽管史老给无数人,讲过无数次他的小二哥的故事,但是再次讲到闫富华牺牲时,他还是红了双眼,哽咽了,抹了抹眼泪喃喃地说:不敢想……听到这里,我们所有人无不热泪盈眶,被闫富华的英勇牺牲所感动,所哀伤,也被史老对他的小二哥的感情所感染。
    下山路上,舞美设计申奥捡拾了满满一口袋小石头,他说要把这里的石头带一些回去,这才是南滚龙沟的,做成模型,这样才有质感;我们爬上悬崖边的一块大石头,想象着闫富华也许当时就在这样一块石头上,手拿红缨枪,专注地放哨,站岗;而沟口的那头老黄牛,依然在那里吃着草,放牛的依然不知道去哪儿了……

 

《红缨》采风顺利结束


    三天的采风活动,我们的行程都非常顺利,这要感谢剧院对《红缨》剧组地鼎力支持;感谢主创人员的认真和热情;还要感谢王建国主任得力的安排协调。虽然在出发之前,王主任已经联系好采风地点,但是为了确保行程地紧凑,他一路上都不敢松懈,一直忙于沟通确认。这使得我们主创在采风之时,不必为其他杂事而分心,不必浪费时间。白天专心地采风,晚上再专心集中起来讨论剧本,方案。虽然每天晚上都会工作到很晚,但是工作地推进却让我们兴奋不已。而我们所到之处,大家一听说是来自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红缨》剧组,都非常热情。博物馆,纪念馆工作人员积极为我们讲解,平山县文化局的工作人员也一路陪伴。这也让我深深地为自己是中国儿艺人而自豪。
    这次采风活动大大推进了《红缨》剧本地修改,以及即将进行的排练,舞美设计,灯光设计,化妆服装,是我们将《红缨》创排成为一部“接地气,有温度,带感情”的作品过程中,非常重要而坚实的一步。

 

 

文字供稿:儿童剧《红缨》编剧(执笔)  杜薇

图片提供:制作部 及 《红缨》导演 马彦伟

 

 

 

订票热线:4001016161      联系方式:cntc@cntc.org.cn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2015-2022      技术支持:北京精正方胜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