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红缨》主创深入河北实地采风
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剧院决定排演儿童剧《红缨》,用戏剧艺术的形式讲述“王二小”的故事。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都是通过这首经典的叙事歌曲认识了一个叫做“王二小”的放牛郎。“王二小”是谁?关键时刻他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把鬼子带进包围圈之前,他还有着怎样的故事?
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词作家方冰曾经多次强调:“王二小”并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一个艺术形象,抗日战争期间,在晋察冀根据地涌现出很多类似的小英雄。方冰和作曲家劫夫把采访和听说过的多个抗日小英雄的事迹进行艺术加工和提炼,创作出“王二小”这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实地探寻王二小的足迹
据史料记载,在众多的人物原型中,河北平山县滚龙沟村的儿童团员闫福华就是其中的一位,1941年秋天,他为了保护驻扎在村里的晋察冀日报社,带着鬼子在山沟里转悠,给报社和乡亲们赢得了宝贵的转移时间,而他自己却惨遭日军杀害,壮烈牺牲,年仅12岁……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背景、为了更好地拓宽创作视野、为了捕捉更为真实和生动的细节,《红缨》剧组主创一行6人开始了“深入生活、寻找二小足迹”的采风行程。6月13日至6月15日,主创一行走进了河北省博物院、河北民俗博物馆、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华北烈士陵园、晋察冀边区纪念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西柏坡旧址、西柏坡纪念馆、平山县滚龙沟……在这些地方,我们看到了极富河北地域特征的工艺美术、看到了珍贵的纪实性图文资料、看到了散发着历史气息的实物陈列、看到了一组组形象生动的雕塑作品,让我们对那段战火纷飞和硝烟弥漫的岁月增加了厚重而生动的形象记忆。
主创在南滚龙沟村采访参观,了解历史
6月15日上午,我们来到此次采风的最后一站——平山县滚龙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晋察冀日报社驻滚龙沟的旧址。那是山腰深处的几间小平房,在那个特殊的岁月,文旗随战鼓,日报社的同志们利用报纸揭露日军的暴行、传递党的声音、鼓舞军民的士气,用这一特殊武器誓与日军抗战到底。因此,晋察冀日报社成为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和屡次扫荡的重点对象。在一个山脚处,有一座松柏环绕的白色墓地,我们的小英雄“二小”(阎富华)就长眠在这里,碑文上记载着他短暂的一生及不平凡的事迹……在廖老师倡议下,我们向“二小”墓和晋察冀日报社烈士纪念碑鞠躬致敬,深切缅怀那些为了民族解放不畏牺牲的英烈们。在滚龙沟村,我们有幸遇见了现年86岁的史林山老人,他是见证“二小”(阎富华)牺牲全过程的唯一目击者。老人说,“二小”比他年长一岁,所以管“二小”叫二哥。老人带领我们走进了滚龙沟村的村史陈列室,义务讲解了抗日战争期间晋察冀日报社驻扎在村里的情况,为我们详尽描述了1941年9月16日那天,他和“二小”在山坡上站岗放哨,发现鬼子后,“二小”让他赶紧去通风报信,自己却带着鬼子在山里转悠,给报社和乡亲们转移赢得宝贵时间,当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把“二小”挑下了山崖,老人当年报完信后就在对面的山上亲眼目睹了这一惨烈的景象。讲到动情处,老人眼中泛起了泪花,一边摇头一边摆手,说“那段岁月,简直不堪回首”……此时的村史陈列室里鸦雀无声,而我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此次采风,为下一步的创作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资料和视觉记忆,更捕捉到了许多生动的细节,这些宝贵的财富都会体现在接下来的艺术创作中。
实地采风收获良多,主创进一步完善剧目创作
深入生活,寻找“二小”的足迹,短短3天的行程紧凑有效,白天我们在当地相关部门人员的帮助和陪同下按日程计划进行参观访问,晚上主创们聚在一起,就剧本的细节和舞美方案进行探讨和研究。用儿童戏剧的形式来讲述“王二小”的故事,是整个《红缨》剧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每一个创作人员,只有倾注所有的智慧和心血,用充沛的创作热情,完成好这个剧目的创作,才对得起用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尊严的放牛郎“王二小”。
文字供稿:儿童剧《红缨》导演 马彦伟
图片提供:制作部及《红缨》导演 马彦伟
上一篇: 马兰花艺校2015年扩招通知
下一篇: 《红缨》采风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