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偶剧《西游记》将于2017年1月30日登录假日经典小剧场,为大小朋友们送上一份春节贺礼。上一期《西游记》【走近主创】,我们跟随罗方导演卡林了解了他的创作感想,许多朋友对“人偶剧”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和疑惑,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近中方导演毛尔南,了解《西游记》作为“人偶剧”的全新之处吧!
Q1:什么是“人偶剧”?
此次《西游记》被定为“人偶剧”,从艺术上讲,主要是从木偶的大概念上说,是人与偶之间的配合,而不单单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这次运用了非常丰富的木偶种类,包括杖头偶、手偶、布袋偶、人偶等等,是一部当代木偶剧,即综合了所有传统木偶的基本特点,为我所用,自由地表现符合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一种演出。
Q2:为什么选择“人偶剧”?
为了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让国外的孩子了解中国文化,我们选取中国经典神话《西游记》进行创排。而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将这部百回小说精致地呈现在舞台上。偶在舞台上的变化可以令人眼前一亮,它可以表现的千变万化、多姿多彩,很好地解决《西游记》的体量问题。而中罗两个剧院素来交好,罗马尼亚导演卡林·摩卡奴自身也很喜欢中国文化,对《西游记》的故事也非常熟悉,同时坦达利卡剧院也在偶剧方面有很高成就,拥有人才和技术。随后,我们又邀请了在理论、设计、实践都很有成就的胡万峰教授担任总体视觉设计,共同去把这部人偶剧做好。
Q3:如何用“偶”去表现?
当代木偶剧的一个特点就是少语言,更多地是用鸣唱和肢体动作去表现。而在排练中,卡林导演的一些做法也给我很大启发。在让演员了解偶的时候,卡林导演先从眼睛入手,让演员与偶进行对视,通过眼睛与眼睛的交流产生情感,而当人与偶产生情感后,自然而然地就赋予了偶生命,然后再让偶与对方产生情感。这种方式蕴含着多年的排练经验,最终呈现在舞台上,角色的外形是偶,演员是角色的灵魂。
Q4:中罗两方导演是如何合作的?
我和卡林导演的配合,就如同军长和政委。作为中方导演,我既要把中国人理解《西游记》的想法与卡林导演进行沟通,同时成为演员的一面镜子,帮助他们提高,成为卡林导演与主创和演员沟通交流的桥梁。
Q5:创排过程中有何感受?
在合作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但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在我看来,《西游记》是一部典型反映儒、佛、道三种思想交融碰撞的作品,而将这种思想关系表达清楚可能是我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但卡林导演却是按照欧洲人的思维方式,更多是从人性的角度去表达。同时他也很注重舞台当时当刻发生事件的表现,利用现场事件构建冲突。这样会增强现场的观剧感受。
Q6:对这部人偶剧《西游记》的看法?
我认为人偶剧《西游记》带给观众最大的感受,应该就是“全新”二字。一是因为这是一部由外国导演执导的中国传统题材儿童剧;二是剧中的角色皆由“偶”来完成。“偶”的变化和下一秒的不知性会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受;三是在《西游记》的理解上,这部剧表现了一种对“人本位”的理解,剧作家陈传敏先生从小说进行提炼,卡林导演将文字转化为主体呈现。编剧和罗方导演皆为儿童剧领域专家,卡林导演工作的坦达利卡剧院作为一家有70年历史的儿童剧院,他们对孩子的理解,为孩子的考虑也是全新的。同时这部剧中自然融入的互动,让孩子们也会在这部剧中享受别样的过年乐趣,对家长而言同样如此。
看完毛尔南导演对人偶剧《西游记》的介绍,你有没有对这部剧更加了解了呢?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偶”的设计内容,那就期待下一期的【走近主创】吧!
演出时间:
2017年1月30、31日 10:00
2月1、2、11、12、18、19日 10:00
演出地点:假日经典小剧场
适合年龄:4岁以上
上一篇: 写在音乐剧《小公主》新年首演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