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充值,就无法享受折扣优惠,但充值,又担心成了花不完、讨不回的冤枉钱。”每当孩子的兴趣班发来续费政策时,河南省郑州市市民尹女士就会陷入纠结之中。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火爆,由于价格实惠,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而消费者之所以愿意先掏钱后消费,无非是看中了让利打折、赠品福利等实打实的优惠;商家则可以周转资金、扩大规模,也能利用这种方式锁定客源。
买卖双方本可以实现双赢,然而,这份甜蜜的双赢正在变质。现实中,消费者常常遇到办卡容易退费难、霸王条款、商家“卷款跑路”等问题,“追债无门”、维权难,严重影响消费信心。
预付式消费成投诉重灾区
2月26日,郑州市民孙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两年前的一件“糟心事”,其在某瑜伽店办理的会员卡,费用尚未用完,瑜伽店却突然闭店,人去楼空。随后,她与其他27名消费者联合维权,涉及金额7万余元。
孙女士的遭遇并非孤例。河南省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共接到利用预付费形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投诉超4万次。漯河市市场监管局于2月19日对外发布的2024年12315消费维权形势分析报告指出,销售服务类投诉受理量较大,主要集中在预付卡退费难、虚假宣传等。
记者在郑东新区某商业综合体随机采访发现,超过80%的消费者参与过预付式消费,其中,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商家“卷款跑路”。
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去年发布的《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中,直接“点名”预付式消费存在六大问题,包括经营者违规办卡、经营者拒绝开具消费凭证、经营者服务承诺兑现差及变相涨价、办卡容易退费难、经营者跑路后消费者挽回损失难、消费者维权难度大。
探索维权新路径破困局
3月15日,《河南省消费者协会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仲裁)工作规范》正式试行。而这份规范的出台,正是缘起孙女士等消费者的联合维权。
河南省消协在接到孙女士等人的投诉后,找到该瑜伽店实际负责人郭某,多次组织郭某与消费者代表进行调解,但双方均未达成一致意见。河南省消协了解到,该瑜伽店与消费者签订的《会员服务协议》约定,双方纠纷解决方式为提起仲裁。
在河南省消协的全力支持下,孙女士作为消费者代表,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向郑州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随后,郑州仲裁委员会下达裁决书,裁决瑜伽店构成违约,应退还消费者剩余服务费,并赔偿相应利息损失。
裁决生效后,涉事瑜伽店的实际经营人转变态度,积极配合调解,并在河南省消协的持续关注下,剩余消费者如期收到了退费,这也成为河南首例通过集体仲裁解决“商家跑路”维权难题的范例。
随着案件圆满结束,河南省消协秘书长韩晓明进一步考虑,此举能否成为预付式消费治理的新模式,在全省复制推广?之后,河南省消协经过调研、讨论、征求意见,于2月20日正式印发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仲裁)工作规范。“要对‘商家跑路’形成震慑,让消费者真正放心消费。”韩晓明说。
资金监管平台架起消费“信任桥”
更根本的变革来自资金监管。去年3月,洛阳市市场监管局经过研究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广泛走访本地商户,决定联合中原信托,以西工区为试点,打造“豫付通”资金监管平台。消费者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豫付通”,即可轻松登录平台,自由选择商户办理预付卡,充值金额会直接进入平台为商户专设的存管账户,确保资金安全。
“这相当于给预付款加上了一把‘安全锁’。”中原信托预付信托服务部总经理王心悦告诉记者,当消费者进行消费时,每消费一次,商户需进行核销操作,平台会将相应消费金额从存管账户划到商户结算账户,而预付卡上的剩余资金则始终存放在第三方存管账户中,让消费者的每一笔消费都清晰透明。
据了解,在退款方面,“豫付通”平台设置了7天无理由退款机制,如果消费者在购卡7天内没有消费行为,可自行申请退款,无须任何理由,平台将迅速处理退款申请,确保消费者资金及时返还。
截至目前,已有1000余户商户入驻“预付通”平台,且平台上线以来,未收到一次投诉,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预付式消费环境。
社会共治打出“组合拳”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乱象?近年来,不少地方陆续出台法规条例,加强对预付卡管理,但这仍然不够。河南省消协法律与理论研究部主任段晓明建议,应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搭建智能化监管服务平台,并在市场监管、商务、公安等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多方联动,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严厉打击预付式消费诈骗活动。
在河南省消协举办的一场理论培训与案件经验分享会上,河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陈亚芸坦言,预付式消费维权常表现出个案标的小、维权成本高、举证难等特点,消费者维权困难重重,应搭建预付式消费监管平台、完善地方立法、加强纠纷处置,并完善消协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工作流程。
问题出现时,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金博大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凯表示,消费者应注重收集证据,如经营者的信息,服务合同,转账记录,收据发票等材料,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必要时可通过诉讼或仲裁的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正积极与相关行政机关、行业协会沟通,努力探索河南预付式消费综合治理新模式,为预付式消费套上“紧箍”,力争在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上取得良好效果。
来源网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5/art_f45cf08a715b4707aeaaae2eb0489ea7.html
“不充值,就无法享受折扣优惠,但充值,又担心成了花不完、讨不回的冤枉钱。”每当孩子的兴趣班发来续费政策时,河南省郑州市市民尹女士就会陷入纠结之中。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火爆,由于价格实惠,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而消费者之所以愿意先掏钱后消费,无非是看中了让利打折、赠品福利等实打实的优惠;商家则可以周转资金、扩大规模,也能利用这种方式锁定客源。
买卖双方本可以实现双赢,然而,这份甜蜜的双赢正在变质。现实中,消费者常常遇到办卡容易退费难、霸王条款、商家“卷款跑路”等问题,“追债无门”、维权难,严重影响消费信心。
预付式消费成投诉重灾区
2月26日,郑州市民孙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两年前的一件“糟心事”,其在某瑜伽店办理的会员卡,费用尚未用完,瑜伽店却突然闭店,人去楼空。随后,她与其他27名消费者联合维权,涉及金额7万余元。
孙女士的遭遇并非孤例。河南省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共接到利用预付费形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投诉超4万次。漯河市市场监管局于2月19日对外发布的2024年12315消费维权形势分析报告指出,销售服务类投诉受理量较大,主要集中在预付卡退费难、虚假宣传等。
记者在郑东新区某商业综合体随机采访发现,超过80%的消费者参与过预付式消费,其中,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商家“卷款跑路”。
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去年发布的《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中,直接“点名”预付式消费存在六大问题,包括经营者违规办卡、经营者拒绝开具消费凭证、经营者服务承诺兑现差及变相涨价、办卡容易退费难、经营者跑路后消费者挽回损失难、消费者维权难度大。
探索维权新路径破困局
3月15日,《河南省消费者协会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仲裁)工作规范》正式试行。而这份规范的出台,正是缘起孙女士等消费者的联合维权。
河南省消协在接到孙女士等人的投诉后,找到该瑜伽店实际负责人郭某,多次组织郭某与消费者代表进行调解,但双方均未达成一致意见。河南省消协了解到,该瑜伽店与消费者签订的《会员服务协议》约定,双方纠纷解决方式为提起仲裁。
在河南省消协的全力支持下,孙女士作为消费者代表,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向郑州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随后,郑州仲裁委员会下达裁决书,裁决瑜伽店构成违约,应退还消费者剩余服务费,并赔偿相应利息损失。
裁决生效后,涉事瑜伽店的实际经营人转变态度,积极配合调解,并在河南省消协的持续关注下,剩余消费者如期收到了退费,这也成为河南首例通过集体仲裁解决“商家跑路”维权难题的范例。
随着案件圆满结束,河南省消协秘书长韩晓明进一步考虑,此举能否成为预付式消费治理的新模式,在全省复制推广?之后,河南省消协经过调研、讨论、征求意见,于2月20日正式印发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仲裁)工作规范。“要对‘商家跑路’形成震慑,让消费者真正放心消费。”韩晓明说。
资金监管平台架起消费“信任桥”
更根本的变革来自资金监管。去年3月,洛阳市市场监管局经过研究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广泛走访本地商户,决定联合中原信托,以西工区为试点,打造“豫付通”资金监管平台。消费者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豫付通”,即可轻松登录平台,自由选择商户办理预付卡,充值金额会直接进入平台为商户专设的存管账户,确保资金安全。
“这相当于给预付款加上了一把‘安全锁’。”中原信托预付信托服务部总经理王心悦告诉记者,当消费者进行消费时,每消费一次,商户需进行核销操作,平台会将相应消费金额从存管账户划到商户结算账户,而预付卡上的剩余资金则始终存放在第三方存管账户中,让消费者的每一笔消费都清晰透明。
据了解,在退款方面,“豫付通”平台设置了7天无理由退款机制,如果消费者在购卡7天内没有消费行为,可自行申请退款,无须任何理由,平台将迅速处理退款申请,确保消费者资金及时返还。
截至目前,已有1000余户商户入驻“预付通”平台,且平台上线以来,未收到一次投诉,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预付式消费环境。
社会共治打出“组合拳”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乱象?近年来,不少地方陆续出台法规条例,加强对预付卡管理,但这仍然不够。河南省消协法律与理论研究部主任段晓明建议,应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搭建智能化监管服务平台,并在市场监管、商务、公安等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多方联动,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严厉打击预付式消费诈骗活动。
在河南省消协举办的一场理论培训与案件经验分享会上,河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陈亚芸坦言,预付式消费维权常表现出个案标的小、维权成本高、举证难等特点,消费者维权困难重重,应搭建预付式消费监管平台、完善地方立法、加强纠纷处置,并完善消协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工作流程。
问题出现时,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金博大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凯表示,消费者应注重收集证据,如经营者的信息,服务合同,转账记录,收据发票等材料,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必要时可通过诉讼或仲裁的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正积极与相关行政机关、行业协会沟通,努力探索河南预付式消费综合治理新模式,为预付式消费套上“紧箍”,力争在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上取得良好效果。
来源网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5/art_f45cf08a715b4707aeaaae2eb0489e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