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应澳大利亚表演艺术交易会数字交流大会(Australia Performing Arts Market Digital Gathering)组委会邀请,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冯俐院长参加了“关于中澳儿童剧合作发展的未来”线上会议,作为中方代表之一做主旨发言并与参会嘉宾开展了互动交流。此次线上交流有效增强了中澳两国儿童戏剧的了解与沟通,为进一步深化中澳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会的主要嘉宾另有澳中关系国家基金会(NFACR)文化参赞马瑞(Maree Ma),小不点大视界创始人、艺术总监陈忌谮,澳大利亚Slingsby剧团艺术总监安迪·巴克(Andy Packer),立体空间(Tong Production)创立人之一任立竹,澳大利亚CDP剧院制片公司主管安德鲁·斯瑞尔福(Andrew Threlfall),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中国市场顾问傅琳。
会上,冯俐院长首先做了简要问候,她说:“此时我在距离北京三千公里的新疆南部一个小城市,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我和我的同事们将在此为孩子们演出6场。互联网时代把世界变成了村庄,非常高兴能通过线上的方式与大家见面”。
冯俐院长分四部分进行了简要发言。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和中国儿童戏剧节,尤其是第十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举办;第二部分,回顾了中国儿艺与澳大利亚儿童戏剧机构的交流合作成果,包括2008年与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中心 (Arts Centre Melbourne)合作出品了儿童剧《十二生肖》并于次年在墨尔本艺术中心上演等;第三部分,简单分享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与国外儿童戏剧机构联合创排、传统及现实题材优秀剧目演出交流、签署合作意向书等国际交流成果;第四部分,探讨了疫情下中国儿童戏剧的合作与未来。
冯俐院长线上与参会嘉宾交流
针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冯俐院长表示,在中国,疫情后的线上艺术活动非常丰富,可谓一部手机在手,所有最新的舞台艺术成果都可以通过直播看到。今年的中国儿童戏剧节,受疫情影响,没有外国剧院参加,去年曾与丹麦戏剧中心CEO享利·柯勒(Henrik)先生探讨过线上展演的问题,知道国外也许存在剧目拍摄问题。“这会是需要我们一起讨论的,”她说:“我之前对通过线上展示舞台艺术也是抵触的。但疫情改变了世界,而且,这个世界上终究会有许多孩子一生都没有条件走进剧场,线上能看到总比看不到强。一颗戏剧的种子有时足够支撑一生的精神。”她说:“我们今年做了线上的儿童戏剧展演,每部戏播两天,同时在三四个重要平台上播出。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云上儿童剧场,任何时间任何孩子只要付一包零食的钱,就能看到最好的儿童剧,就有无限选择。”谈到计划于2022年成立的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节联盟,她特别向发起机构之一——阿德莱德的“梦想无限大”艺术节对联盟筹备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接下来加强沟通,全方位开展中澳儿童戏剧合作,发挥中国巨大演出市场的优势,共商“联盟”的机制设置、合作方式等问题。她表示希望利用好线上平台,通过线下及线上方式进行戏剧版权转让、移植、联合创作、艺术家互访、开办工作坊或大师班、艺术教育等活动。
在对话和互动环节中,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对谈嘉宾,主要介绍了各自剧团的中澳儿童青少年戏剧合作经验以及遇到的挑战,表示希望能充分通过线上的方式参与联合创作,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应对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带来的交流、理解上的挑战,让两国的孩子通过戏剧体验不同的文化。最后,参会嘉宾纷纷在以上观点上达成共识,愿意择时灵活运用线上交流方式继续增强沟通,促进中澳两国儿童戏剧的交流与合作。
合作发展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