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中央、文化和旅游部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要求,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积极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艺术专长创作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表达儿艺人抗击疫情的决心,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一方面在居家防疫同时,注重提素质、强能力,各业务部门牵头,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专业能力,认真做好疫情结束后的工作准备。
虽然2月、3月的演出因疫情而取消,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文艺工作者们却一直活跃在“云端”。50个小时创作完成朗诵剧《唤“福”》,该剧以一只“五福临门”窗花上的蝙蝠为主人公,写了它想要离去和留下来的理由,还写了果子狸、猫和大雁,希望通过它们的凄惨命运和绝望呼救,唤起小朋友们的同情心,从而学会善待一切生命。该剧一经网络推出,引起广泛反响。一些地方文化馆、艺术学校等机构表示想排演此剧。对此,中国儿艺声明表示,放弃独家演出权,作者冯俐也放弃该作品获取报酬权。“就让它成为我们送给这个特殊春天的童话吧!”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尹晓东这样说。同时,中国儿艺创新推出“艺”心抗“疫”,一个在中国儿艺工作的武汉伢等网上栏目,主创、演员和舞美工作人员争先创作战疫作品、讲述战疫故事,宣传防护知识,为医护人员点赞,为武汉加油。
《唤“福”》团队通过视频进行排练
为让孩子们在战役期间依然能够欣赏到优秀文艺作品,中国儿艺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陆续推出“耳朵也爱儿童剧”“中国儿艺艺术课堂”“中国儿艺经典剧目赏析”等网上艺术鉴赏普及内容,主创、演员和舞美人员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创新艺术鉴赏内容与形式,被小朋友和家长们认可和点赞。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大家停演不停练,读书、练声、舞蹈基训等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创作部及时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创作工作及读书观摩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今年有创作任务的同志在家进行剧本的创作修改,创作部将继续邀请艺委会专家审读剧本并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二度创作的导演、舞美、音乐等同志积极做好案头准备方案。因疫情原因虽然不能集中召开创作专题会议,但主创人员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交流沟通,确保2020年上半年两部新剧目创作随时可以进入创排。其他创作人员积极安排好个人学习计划,更多注儿童文学、儿童戏剧的同时,围绕自己专业特点,选择更加广泛的内容开阔眼界,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专业理论,并提交一篇有价值的学习笔记。
主创人员在家创作、学习
演员管理部根据剧院2020年工作计划的要求,在部门内积极开展基本功训练和“季度月阅读会”活动,要求每位演员至少学习一册文史类和艺术类书籍,并形成书面读书心得,适时将举行交流座谈;部门所有演员自觉针对自身业务技能特点,结合“声台形表”,大力开展基本功训练,采用“一首歌”“一段独白”“一段舞蹈”“一个练习”等方式进行针对性训练。
演员在家学习、练功
舞美管理部倡导全体人员展开“大练功”活动,要求部门人员对灯光控制台及灯光设备、音响操控知识、舞台机械知识、多媒体控制及维护、舞台美术专业知识等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增强在这段空闲时期的自身业务水平,并以书面文字和图片形式报送部门月工作群开展交流。其它人员以个人所担任的剧目岗位职责,不断完善所负责剧目中的布景、大小道具迁换管理表,梳理各剧目环节内容,以书面文字形式总结、汇总、记录。
舞美人员在家学习
剧院要求,疫情防控期间各部门实施的“大练功”活动将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同时,把学习专业知识作为各部门发展的长期目标,为适应剧院艺术生产,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而不懈努力。
看得见的是光芒,看不见的是力量。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关键时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全体演职员工将坚决听从号令、树立必胜信心,立足本职、加强业务学习,以更高标准、更好地为疫情结束后的全面工作展开做好准备。
尹晓东院长表示,值班时行至故宫东华门,见到几株在寒冷的初春含苞待放的玉兰,拍了下来。看见剧院群内许多年轻人在家练功、读书、写作的照片,感慨良多。现在天气虽依然寒冷,但怎么能挡得住春天的脚步呢?这张玉兰待放的照片与这些年青人的勃发身姿,蛮相配的。忽想起王安石写梅花的诗句,试着改几句,记录这个特殊的日子:
墙角数枝兰,凌寒亦欲开。
且看严冬尽,玉树报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