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专家谈《宝船》】跃然“纸”上的精彩

来源:CNTC    更新时间:2015-06-10    查看次数:

   跃然“纸”上的精彩

品评中国儿艺2014版《宝船》

 

       没有大幕的舞台上,平平展展地铺着一张大大的“白纸”,呈缓坡状从台口一直伸到天幕下方。一抹素淡的水墨渲染开来,天幕上出现老舍先生的面容、老舍先生的手稿——儿童剧《宝船》的手稿。手稿上叠出字幕:1961年创作。1962年首演。1986年复排。2014年……

       省略号之后,演出开始。美丽的小树眼瞅着从白色的台面上藤藤蔓蔓地长起来,小桥从白色的台面上不知道怎么就出现了,清沏的小河就流淌在了缓坡状的舞台上。

       《宝船》,老舍先生唯一的儿童剧作品,第三次被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搬上舞台。

        作为中国儿艺2014年推出的首部新戏,作为“第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开幕大戏,《宝船》的演出令儿艺剧场里的大小观众惊艳了——惊艳于舞台技术的视觉冲击、惊艳于二度创作理念上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精彩,同时,感动于剧本质朴纯净的美感、感动于中国儿艺的艺术家们对老舍先生所代表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深情而虔诚的敬意。

 

        白纸线描般的故事

       老舍先生以他独具特色和韵味的语言,单线结构地讲述了一个充满童趣、立场分明的故事。读起来就如同一组古朴的中国白描连环画。

       勤劳善良的王小二和妈妈靠打柴为生。有一天他在河边救了落水老爷爷李八十,却不知道爷爷是神仙。李八十送给小二一样神奇的宝贝——小纸船。发大水了,王二小念着李八十教的口诀,小纸船变成了巨大的“诺亚方舟”,救起了妈妈和家里的大白猫,救起了蚂蚁、蜜蜂、仙鹤、成群的牛羊还有一个名叫张不三的孩子。张不三自称“不馋不懒不偷东西”,其实却是又馋又懒又偷东西。张不三骗走了小二的宝船,把它献给了更加又馋又懒又不关心百姓的皇帝,自己耀武扬威地当上了宰相,还打伤了前来索要宝船的小二。在李八十和大白猫、蚂蚁、蜜蜂、仙鹤等朋友们的帮助下,王小二不仅夺回了宝船,教训了贪婪的皇帝和张不三,还赢得了公主。

 

        小纸船变身“诺亚方舟”

       尊重原著剧本,尽量原汁原味地展示老舍先生的戏剧文学风貌,把功夫下在二度创作上,前者体现尊重、后者实现创新,这是剧院与主创人员对第三次排演《宝船》达成的共识。

       钟浩导演带领的主创组通过对剧本的深入研读,从“小纸船”的台词上,捕捉并建立起“折纸”的概念,于是,所有的二度创作都由此展开。

     《宝船》,宝船。神仙送给王小二的可以变大变小的宝船构成这个故事的支点。怎样在舞台上呈现这只宝船,则构成二度创作中的首要焦点。86年版的宝船可以借用传统的“跑旱船”手法,写意地完成这一舞台形象,面对今天更加见多识广的观众,则必须制造更加鲜明强烈的视觉效果。

       于是,“白纸”台面上就隐藏下了“折痕”,当洪水滔天,小二念起李八十教授的口诀:“快长快长,乘风破浪!”十几秒钟的时间里,一艘9米长7米宽的大船就在观众眼前华丽丽地“变”出来了!其机械动作之轻盈所产生的神奇感受令现场发出一片听得见的轻叹。大水中,宝船稳稳地驶在风浪之中,180度地旋转着四处救人;大水退去,宝船轻盈隐去。一边是观众的仰视和惊奇,一边是宝船云淡风清地来无踪去无影,宝船“神”了!震撼的视觉感受牵动出情感联想——许多人下意识地说出了“诺亚方舟”——这是普度众生之舟!而随后一切围绕它所展开的争夺、冲突,一切因它而展现出的贪婪与邪恶、正义与勇敢都有了令人信服的形象依据。

 

       似纸非纸的艺术想象

       折纸的概念被统一贯彻到二度创作的各个部门。首先要说人物造型,中国儿艺的舞台上一直充满了美丽梦幻的各种动物形象,但总的说,走的都是夸张、美化的“再现”路数,而这一次,则完成了充满设计感的“表现”理念——构成“剧中人物”的动物们,无论是大白猫、是蚂蚁、蜜蜂、仙鹤,都不再是从头至尾的动物装扮,而是先以另类时装式的百褶布料(仿佛皱纹纸),形成相对统一的中性服装,同时,以手持道具和最具特定动物特点的元素在服装上加以点缀,在似纸非纸、似象不象之间,配合更自由的跳进跳出表演,令人信服地完成了神话故事需要的人变动物、动物变人的戏剧任务,其准确提炼过的抽象形象,具有了更强烈的审美品质。

       剧本中成群的牛羊则被制作成了大小折纸道具,被舞蹈演员们持着,在洪水中挣扎、在大水退去的阳光下撒欢。充满想象力的孩子们看着理所当然。有生活阅历的大人们看着则觉得有想象力。

       台上除了有名有姓的“人”,所有扮演动物的演员头上统一的水纱、脸上统一的戏曲底妆式的眉眼之间一抹淡红,“画中人”一般构成舞台上“很中国”的传神的基调。

王小二给公主治病的过程,被导演从一句话放大成了一段情景舞蹈,在多媒体配合的时空变化中,大小观众们不仅看到了意思:娇生惯养是病,勤劳、亲近自然才会带来健康和快乐;还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公主与少年的“剪纸画”。

        在缕空花纹的幕间,由四名轿夫持四根轿杆与张不三完成的“轿子舞” 被公认是全剧形象设计中最精彩的。这段舞蹈初看极现代,写意的轿子甚至组成了写意的轿车,张不三恶少般的飞扬拨扈被充满趣味和新鲜感地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它与整体舞台风格一点都不“隔”。细品则会想到离纸不远的“皮影”……

 

        纸在天上纸在地上

        除了天幕上的天空、山野、皇宫……多媒体还在地面上制造了湍急的小河、大洪水、皇上想象中无数好吃的葱花饼鸡蛋香油、小二带公主走过的小溪田野……呈缓坡状的台板果真成了一张可以画出不同图画的大“纸”。而所有的形象并不是实景的再现,而是追求着中国水墨画风格同时又富有动漫感地设计出来的。也许在风格上还有待更进一步统一,但已经令人耳目一新。

       当流动的多媒体可以如此自由涂抹渲染的时候,整场演出就形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纸可以成船、成人、成万物,因为纸在天上,纸在地上。

 

        投在纸上的深情凝视

        创作伊始,不少人担心《宝船》剧本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老舍先生作品中温暖的人文情怀穿透了五十余年时空折服了今天的艺术家们。以现代手段表现传统之美,向前辈大师致敬、向经典致敬、向传统致敬,是钟浩导演的创作初衷。这一主旨可以说全面落实到了所有演职员的创作之中。包括交响乐与民乐的结合,在音乐上既有当代音乐剧的势又有中国民间小曲的味;包括中青年两代演员的全情投入汗洒排演场;包括剧中多处可圈可点的匠心独运……直到临近结束、形成演出最高潮的“向传统致敬”的独特强调——欢快的谢幕之后,音乐突然转入深情,绚丽的灯光也深沉下来,天幕上再次出现了纸——发黄的相纸上是老舍先生慈爱的面容。所有的演员回首仰望凝视……所有的人刹时动心、动容。在眼角湿润、视线模糊的那一瞬,一个半小时的视听盛宴落在了深情和敬意上——因为有了老舍先生书写的这样中国的故事、这样中国的人物、这样中国的作品、这样中国的情感,一切艺术想象和现代手段才有了附丽和放射光彩的内核。

 

       不仅仅是纸上的传承

       成功的演出令每位观众都会想到许多。我想到的是舞美设计冯磊和人物造型设计文戈在一次闲聊时说过的话。他们说:大学毕业后许多年里总是不断地想去学外国的东西,也的确学了许多,但有一天却突然发现中国的传统里面有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足以令这一代人在艺术上立身,令当代中国艺术家在世界上立身。

       这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可贵发现和认知。

       传承,一个值得我们无限思考、不断探索的课题。

       2014版《宝船》呈现出的,绝不仅仅是舞台的绚丽。一群成熟的和正在走向成熟的中青年艺术家在创作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追求或许更令人欣喜、更值得期待。

       任何一部好戏都需要不断打磨,对宝船这一戏剧支点再作细致刻划、将折纸概念在舞台形象上更彻底贯通、在表演风格上更具匠心地进一步统一,将会使这部戏更瑧完美。

       有不少专家看过演出之后,提出了“一花一船”,意指《宝船》有可能打造成可与镇院大戏《马兰花》比肩的重量级经典剧目。这是希望,也是目标。

       期待着,中国儿艺的《宝船》继往开来、乘风破浪!

 

 

 

 

作者:冯俐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

国家一级编剧

 

 

 

订票热线:4001016161      联系方式:cntc@cntc.org.cn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2015-2022      技术支持:北京精正方胜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