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大型儿童剧《红缨》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来源:CNTC    更新时间:2015-09-06    查看次数: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红缨》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儿童剧目,自7月2日建组,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排练,于8月26日在北京怀柔剧场作为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闭幕大戏进行了首演,带领大家重温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事迹,感动了全场观众,引发中央及首都媒体的广泛关注。该剧将于9月16日至25日作为“201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中国儿艺展演剧目亮相中国儿童剧场。

 

因篇幅限制,摘取部分媒体报道

 

中国文化报:儿童剧《红缨》:高唱“二小放牛郎”

 

 

中国艺术报:《红缨》:纪念无数像二小一样的少年英雄


    “催命鼓来救命锣,三国不和动干戈。想俺赵云,在长坂坡前,竟杀得个七进七出,无人敢挡。”在日前中国儿艺新创排的儿童剧《红缨》媒体见面会片段展示中,一开演,京剧融合梆子的传统唱腔便悠扬传出,纱幕后面出现骁勇善战的赵云形象……原来,该剧的主人公放牛娃王二小从小喜欢英雄赵云。

    在即将作为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闭幕大戏在京首演,并在9月作为中国儿艺“201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展演剧目,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这部剧中,赵云手中的红缨枪,口中唱的“七进七出”,以及历史人物和戏曲艺术所散发出的与一个放牛娃似不相干的浓浓文化味道,不经意间成为某种精神的隐喻,并为后面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虽然诗人方冰、作曲家劫夫是根据真实英雄故事创作那首经典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但其实并没有王二小这个人,他是艺术加工出的少年英雄!”该剧编剧杜薇告诉记者,为创作《红缨》,主创深入调研了这首歌和歌中主人公的相关史实。歌中唱到的王二小虽有人物原形,却是两位创作者从抗战时期涌现出的诸多少年英雄中提炼出的综合艺术形象。曾有多地的小英雄身上都有王二小的影子,同是放牛娃,都在抗战时期假意为鬼子带路奋勇抗敌。牺牲在敌人刺刀下的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王朴和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滚龙沟村闫福华最接近人物原形,尤其是牺牲于1941年,时任儿童团团长的闫福华乳名就叫“二小”。所幸的是,曾与闫福华一起放牛的87岁高龄的史林山老人依然健在。

    从这位唯一见证闫福华牺牲的老者口中杜薇了解到,1941年9月16日,日军围剿南滚龙沟,傍午时分有20多名日军向铧子尖方向走来。当时,二小和小伙伴史林山在一边放牛、一边放哨,当二小看到东山信号树倒下时,便叫史林山回村通知村里人转移,自己留在沟口与日军周旋。当史林山通知完返回时,远远看到日军的刺刀顶在佯装带路的二小背上。二小领日军转了几个山头后将之带到一个悬崖边,突然抱住一个日军欲与其同归于尽时,被另一日军用刺刀刺进胸膛挑下山崖。“今天,一个12岁孩子可能正在上初中,享受着花样年华,而二小却用他幼小的生命承担他原本承担不起的责任与担当,因此,《红缨》不是一个人的传记,是纪念抗战时期无数像二小一样的少年英雄!”被二小的事迹深深感动并从血的事实中找到创作灵感的杜薇说。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创作之初,《歌唱二小放牛郎》中唱到的“机关”二字,成了戏剧创作者珍贵的线索。通过调研,主创人员了解到,当年放牛娃二小掩护的机关正是《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也曾被改编成连环画、戏剧等艺术形式,但还没有哪个创作将之与报社相联系,我们由此生发的创作并不是为还原史实,而是通过文字的重要性去深层探讨文化对于人的成长,对于一个民族的希望的深远意义。”杜薇说。

    杜薇从史林山那里了解到,当时不仅闫福华家的房子给报社作为办公地点,闫福华所在儿童团保卫的主要对象就是这一报社。而在敌人的频频入侵中,报社真的经历了“七进七出”:只要鬼子一来,报社就要紧急转移,有的设备要埋到地下,有的资料要用驴驮走,而每到这时儿童团员们常常不仅是报信者,更是报社转移的重要帮手。

    于是,二小常常吟唱赵云唱词中的“七进七出”也从晋察冀日报社亲历的现实历史,走进了舞台艺术中。报社与驻地少年儿童团千丝万缕的关系成了剧情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戏剧冲突焦点。背报纸、运油墨、护报社,放牛娃变成送报郎,二小从最初用报纸擦屁股,到读报学知识,再到明白报纸是抗日的武器,文化的洗礼让他从一个只想为死在鬼子枪下的父母报仇恨,升华为用生命守护同胞的大义。剧中,一份报纸和一个报社,成了以二小为代表的儿童团少年成长与担当的重要依托,也成为文化促进人们思想成长的极具象征意义精神意象。(记者 乔燕冰)

 

中国艺术报:一杆红缨,高扬民族精魂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诗人方冰、作曲家劫夫感动于王二小的事迹创作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曾发表在1942年元旦的《晋察冀日报》上,传唱至今。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儿艺新排演的儿童剧《红缨》日前正式建组,将这个曾感动了几代人的故事搬上舞台,全新打造反映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雄事迹的真实故事,以铭记中华民族这段抗争历史,向战争中勇于牺牲的英雄们的致敬,传承先辈无畏无惧,追求正义与和平的伟大精神。作为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闭幕大戏,这部剧将于8月26日在京上演。

    为更加完美地重新点染这一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中国儿艺高度重视该剧的创作。由院长尹晓东、副院长冯俐、创作部主任陈传敏、该剧总导演廖向红以及剧院优秀创作人员组成的策划团自2014年底进入创作,先后三次亲赴河北石家庄、阜平县、平山县一带实地走访采风,反复研讨打磨剧本。由创作了《罐头小人》《伊索寓言》《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优秀剧目的中国儿艺优秀青年编剧杜薇编剧,由执导过《特殊作业》《小飞侠彼得·潘》等多部经典作品的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导演廖向红担任总导演,曾塑造过众多儿童剧角色的中国儿艺优秀青年导演、演员马彦伟执导,并集结中国儿艺一线创作团队完成创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儿艺借该剧为中戏儿艺班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舞台,该剧将由剧院一线演员团队和中戏儿艺班的学生合作演绎。

    “人们对于小英雄王二小的认知来源于那一首歌,对于一部完整的儿童剧来说,单凭一首歌曲作为背景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通过翻阅和搜集大量史料来丰满人物,丰富故事,力争打造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舞台精良的优秀儿童剧。”正如马彦伟所言,老故事如何唱出新韵律,来自老中青三代儿艺班的演员在故事讲述和表演形式上下足了功夫。比如故事中特意设置了送报员林春这一角色,这个虚构角色的存在为王二小打开了心灵的一扇窗户,他启蒙王二小识字,送报,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此外,编剧还设置了王二小的偶像——三国中的赵云这一虚拟角色,以激发他的勇气和智谋。主创团队在艺术表达形式上也做了新的尝试,丰富的音乐元素贯穿《红缨》表演的始终,全剧采用歌队的形式,除传承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外,还有包括河北梆子、皮影戏在内等戏曲音乐和新创歌曲的融入,让这部以抗战为题材的儿童剧目更显鲜活、灵动,更易被儿童接受。

 

光明日报:《红缨》王二小故事的全新演绎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一首传唱了70多年的儿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再一次在儿童剧的舞台上唱响。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排了新戏《红缨》,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搬上了舞台,全新的演绎,使这个经典故事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魅力。

    《红缨》的故事人们并不陌生,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的一个山村里,少年王二小的父母被日寇残害,一心想参军打鬼子,但年纪太小参军未被允许,成为一个手拿红缨枪的儿童团员。在这个村庄里,还隐藏着共产党领导下的《晋察冀日报》报社。二小在送报员的启蒙下意识到报纸的重要性,明白了消灭敌人不仅是前方战场上的殊死搏斗,也是后方战场上的机智较量。1942年9月,日寇对村庄展开了扫荡,为了保护报社和群众,二小将日寇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壮烈牺牲。

    王二小的原型是河北省平山县滚龙沟村的少年阎富华,诗人方冰、作曲家劫夫为此写下了《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引起了几代人的情感共鸣。今天中国儿艺用儿童剧手段重塑这一典型形象,一是铭记前辈动人的英雄事迹,王二小是战争年代无数不怕牺牲的儿童团员们的缩影,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换取今天的和平与自由;二是传承前辈不屈的民族精神,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前辈们同仇敌忾,英勇无畏,不惧牺牲的宝贵精神,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之路。全剧始终洋溢着浓烈的爱国情怀和热情向上的力量,深深感染着全场观众。

    仅凭一首歌来表现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迹,显然是不够的。为丰满故事情节,增加戏剧效果,编剧杜薇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特别设置了送报员林春和三国名将赵云两个角色。送报员林春为王二小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户,他教二小识字、送报,更启蒙二小重新认识战争和自我的价值。名将赵云作为虚拟角色而存在,是王二小心目中崇拜的大英雄,激发了二小的勇气与智慧。剧中特意设计了两段王二小模仿赵云的戏曲表演,一招一式英姿飒爽,尽展二小英雄情怀。丰富多元的艺术表达为这部以抗战为题材的儿童剧注入鲜活灵动的色彩,贴近当代少年儿童审美需求。而“大丑牛”的出现则让人眼前一亮,它作为二小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可爱勇敢通人性,是儿童团的特殊团员,不仅会帮二小送报,还能以牛角做“红缨枪”,驱赶敌人保护二小,它的出现不仅给全剧增添许多趣味,其勇气和机智也强化了该剧的主题。

    此外,音乐与歌队的使用是该剧的一大亮点,变化的音乐配合跌宕起伏的剧情发展,渲染出时而紧张时而活泼的氛围。全剧以歌队的动情演唱开场和收尾,一段改编自《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旋律奠定了全剧深情的基调,将观众带回故事发生的小山村中,朗朗上口的新创歌曲散发着少年儿童的活泼气息。

    正如总导演廖向红所说的:“《红缨》是一个以真实历史为基石并充满艺术品位的儿童剧作品。在剧作上,我们以保护报社为出发点,丰富人物和故事情节;在表现形式上,用歌队、戏曲的形式叙事,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听。观看《红缨》是一次时间的穿越,我们将带孩子们回到70年前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看当时的儿童如何用自己柔弱的肩膀、青春的热血、年少的生命扛起了抗日战争的伟业,由此引领当代的儿童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思考在和平的年代如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晚报: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闭幕大戏《红缨》昨日上演


    8月26日晚,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在北京怀柔剧场举行闭幕式。中国儿艺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新创排大型儿童剧《红缨》作为闭幕演出,为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划上了圆满句号。

    《红缨》讲述了一段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事迹。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的一个山村里,少年王二小的父母被日寇残害,一心想参军打鬼子,但年纪太小参军未被允许,成为一个手拿红缨枪的儿童团员。在这个村庄里,还隐藏着共产党领导下的《晋察冀日报》报社。二小在送报员的启蒙下意识到报纸的重要性,明白了消灭敌人不仅是前方战场上的殊死搏斗,也是后方战场上的机智较量。日寇对村庄展开了扫荡,为了保护报社和群众,二小将日寇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壮烈牺牲。

    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表示,《红缨》创作灵感源于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诗人方冰,作曲家劫夫在歌中塑造的小英雄王二小,引起了几代人的情感共鸣。今天中国儿艺用儿童剧手段重塑这一典型形象,一是铭记前辈动人的英雄事迹,王二小是战争年代无数不怕牺牲的儿童团员们的缩影,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换取今天的和平与自由;二是传承前辈不屈的民族精神,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前辈们同仇敌忾,英勇无畏,不惧牺牲的宝贵精神,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之路。

    《红缨》创排凝聚了老中青三代儿艺人的力量与心血。饰演“李大娘”的资深表演艺术家杨冬雁毕业于1977级中戏儿艺班;饰演汉奸张四的优秀演员何吉光毕业于2000级中戏儿艺班;主角王二小和少年儿童团员的小演员们现就读于2012级中戏儿艺班。此次中国儿艺聚集三代演员同台演出,既给中戏儿艺班的孩子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实践的舞台,同时为该剧注入青春血液,更通过三代人共铸中华魂的宏伟气魄,展现了抗战时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红缨》是一个以真实历史为基石并充满艺术品位的儿童剧作品。观看《红缨》是一次时间的穿越,该剧将带领孩子们回到70年前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看当时的儿童如何用自己柔弱的肩膀、青春的热血、年少的生命扛起了抗日战争的伟业,由此引领当代的儿童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思考在和平的年代如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戏剧节闭幕式现场,《红缨》动人的故事、童心的演绎让在座观众感触颇深。该剧将于9月作为中国儿艺“201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展演剧目登陆中国儿童剧场。

 

北京晨报:儿童剧《红缨》即将上演

 

文艺报:《红缨》:传承不屈的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报: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