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人民政协报:探索中国儿童戏剧的发展方向

来源:CNTC    更新时间:2012-09-10    查看次数:

    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此次研讨会邀请了全国22家儿童剧团负责人和戏剧专家,就当前儿童戏剧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提升儿童戏剧作品的思想品质和艺术品质,以及加强儿童戏剧剧院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在刚刚结束的为期43天的中国儿童戏剧节期间,中国儿艺邀请了来自国内外数十部儿童剧在全国进行巡演,共展示36台优秀剧目,演出184场,进剧场观众约12万人次,同时开展了儿童戏剧夏令营、儿童戏剧工作坊、儿童戏剧主题公园等13项丰富多彩的儿童戏剧交流活动,可以说集中展现了中国当前儿童戏剧创作的艺术成就。用儿童戏剧评论家李庆成的话说:“自1982年中国儿童戏剧年之后的30余年的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国儿童戏剧的又一个丰收年。”但是,目前中国儿童戏剧的创作、演出和市场等整体状况,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此次研讨会上,专家们共同指出,缺少好作品是目前中国儿童剧的主要问题。儿童戏剧专家程式如说,现在儿童戏剧的舞台上最缺的是什么?那就是反映当代少年儿童生活的戏!她回忆道,当年她们为了创作一部儿童剧,曾到小学校园里跟随学生们共同学习、生活,帮助他们编写小剧本一年有余。对于艺术创作而言,生活是第一位的,儿童剧缺少好的作品,正是因为缺少对儿童生活的体验。一个剧院出剧目,不在于剧目的新,而在于剧目的好!

  那么如何提升思想品质和艺术品质?武汉儿艺的冷佳华提到了儿童剧创作的模式化问题。她说,目前儿童剧的市场需求主要还是学龄前儿童,所以,娱乐互动成为吸引学龄前儿童观看演出的重要因素,但是,娱乐互动就是儿童剧的发展走向吗?现在的儿童和几十年前相比,在智力上、生活经验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儿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戏剧,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西安儿艺的编剧宣亦斌对于这一“互动”做法也提到,“互动”形式早已有之,可以保留,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剧本上下功夫,而不要在形式上走老路。

  提到打破原有模式的束缚,有不少院团提到我们不能永远在《白雪公主》、格林童话这样的经典童话故事上做文章,而应积极创新,打造新剧目。对此,青岛话剧院副院长苗青认为,一个儿童剧目要想赢得好的演出效果,孩子们对故事的“识别能力”很重要,有识别才更容易引起共鸣。什么样的故事和什么样的形式并不拘泥,最重要的是能够启发孩子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事物的想象力,而《白雪公主》这样的故事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在儿童世界里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经得住考验的,它在未来的几百年仍要继续演下去。

  苗青还提到,现在还有些民营院团甚至打着创新的幌子,其实只是为牟利,比如一部《喜羊羊与灰太狼》火了,他们就随便找来一些非专业演员,穿上了喜羊羊的衣服,播放着卡通录音,和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娱乐互动,就算新的演出形式,而这种仅以赚取高额利润为目的的做法严重地扰乱了儿童剧的市场。还有一些院团,花巨资打造一部大制作、大舞台的作品,其目的只是为了获奖,结果这样的剧目因人力、物力、舞台和资金等各方面的限制,几乎不可能成为驻场演出。中国儿艺编剧陈传敏指出,解决这个矛盾需要的是进一步完善作品的评价机制。

  苗青所在的青岛话剧院下设的儿童剧院,是近年来在儿童剧创作上比较成功的剧院之一,很多儿童剧院来学习、参观,甚至购买他们的演出脚本。对于目前中国儿童剧的发展状况,苗青从他的实践经验出发,他告诉记者,就青岛话剧院下设的儿童艺术剧团近几年来打造的“亲子剧”为例,他们在运作相当长一段时间后,与很多省市院团谈及“亲子剧”时,对方对此概念还一无所知。中国儿童剧的观念目前在中小城市或西北部偏远城市可以说还是很落后的,即使在大城市也并不普及。所以,目前国内最重要的是普及大家对儿童剧的认知,有了好的做法应及时交流,这样才能有利于儿童剧整体水平的提高。

  中国儿童戏剧节已连续举办了两届,从演出规模上和影响上来看在近几十年来前所未有。但是,就目前中国儿童剧的状况而言,编剧人才的缺失,艺术水准的不足等各方面问题仍非常紧迫。新中国儿童戏剧已走过50多年,我们期待能有一部自己的儿童剧,真正影响孩子们的一生,这也是儿童戏剧艺术的魅力所在。

  图:《小红帽梦幻奇遇记》剧照

 

订票热线:4001016161      联系方式:cntc@cntc.org.cn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2015-2022      技术支持:北京精正方胜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