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儿童节里,儿童剧着实火了一把。
儿童节期间,无论是儿童剧《洛克王国大冒险》在人民大会堂首演,还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中国儿艺”)7部儿童剧在全国各地上演,大剧院小院团纷纷推出儿童剧,给孩子们的节日送上了一道艺术大餐。家长们的拥护支持带来可观的上座率,孩子们的欢欣雀跃产生良好的互动感,儿童剧逐渐迎来发展的春天。
位于北京王府井附近,一座充满童话风格的巴洛克建筑里,一群孩子正在观看儿童剧《西游记》。“一部优秀的儿童剧影响孩子的一生。”秉承这样的宗旨,58年来,中国儿艺在这里献上了一部部优秀剧目,希望通过戏剧培养下一代。
由包场到卖票
如果想到中国儿艺看戏,不提前几周订票,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儿了。
“去年,我们一共演出了632场,与2009年不足300场的演出量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中国儿艺院长、国家一级作曲尹晓东告诉记者,现在,剧院每个周末都有演出,观众上座率大幅提升,甚至常常一票难求,这折射出社会对儿童艺术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对于观众的变化,在中国儿艺工作了20多年的演出部主任张寒冰体会很深。她说,近五年来,中国儿艺实行优秀剧目轮换上演制和低票价,坚持周末固定时间段演出,时间一到,就开门迎客,逐渐形成了品牌。如今,“逛王府井,看儿童剧”已然深入人心。“最大的变化就是临时售票占比越来越大。以前,儿艺主要依靠包场演出。现在,临时到售票点买票,办卡购票的观众越来越多。”赵寒冰说,这五年,是积累观众的过程,也促进了剧目常演常新,盘活了剧目。
这段时间,中国儿艺一直在为暑期即将举行的中国儿童戏剧节做准备,希望丰富孩子们的暑期休闲生活。前不久,尹晓东还专门带队来到北京的一些幼儿园,开展儿童戏剧推广日活动,通过指导师生创作演出,讲解儿童戏剧知识,培养观众观剧礼仪,加强艺术素质教育。
“现场十分热烈。演员们与小朋友打成一片,互相表演、点评,带领小朋友共同做戏剧训练。”尹晓东说,希望通过这种启发式、交互式、参与式、游戏式的儿童戏剧教育理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在快乐中感受艺术,在艺术中快乐成长。
儿童剧不是小儿科
虽然到中国儿艺的时间不长,但一直从事艺术工作的尹晓东深知,儿童剧发展的根本在创作。
“只有抓好创作,才是抓住了剧院发展的根本。”尹晓东自己总结了儿童剧的三个特点。一是儿童剧是唯一一个以观众服务对象来命名的剧种,创作和演出均要考虑儿童。二是儿童剧的演出具有公益性。“尤其作为一个国家院团,要坚持高品质低票价。”三是儿童剧的艺术形式越来越丰富,给孩子们越来越多的滋养的同时,演出成本也在提升。
据介绍,新中国的专业儿童剧团体,是在当年宋庆龄的直接关怀下成立的。早在1946年,宋庆龄就指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主人,要通过戏剧培养下一代,提高他们的素质,给予他们娱乐,点燃他们的想象力。”1956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北京成立,宋庆龄亲笔题写了院名。
儿童剧的这些特点,让其创作具备很多特殊性。剧院创作部主任陈传敏告诉记者,儿童剧不仅要传递正能量和主流价值观,还要有童心童趣,好看好玩。一直从事儿童剧创作的陈传敏有一个习惯,经常到剧场同观众一起看剧,以此了解观众对剧目的反应。有一段时间,他常在剧场看到门口站着上百个家长,他好奇地问:“你们是不想看还是不愿意花钱看?”家长表示两者兼有。认真地思考之后,陈传敏找到了原因。这是因为以前剧院实行的是包场制,观众都是孩子,所以剧目根本不考虑大人的观赏性。如今,随着窗口售票越来越多,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看,所以剧目创作要考虑家长及孩子的共同需求。
“儿童剧创作绝对不是小儿科。”陈传敏说,最吸引人的永远是故事,比如剧目《特殊作业》就受到家长和孩子的一致欢迎,一年多来演出了150多场。“有一次,我在演出结束后,听到几个孩子正在讨论‘看剧时哭了几次’,可见他们在剧中产生了共鸣。”
期待儿童剧的春天
儿童剧丰富着儿童的生活,培养着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因此越来越受到家长与孩子的欢迎。然而,儿童剧的发展也面临着瓶颈。
首先是儿童剧的公益性特点与剧目越来越大的投入之间的矛盾。“儿童戏剧的公益性、导向性决定了其票价不可能高,但是,随着家长及孩子越来越高的审美要求,其创作排演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尹晓东还表示,儿童剧的欣赏对象包括从三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儿童,但在实际工作中,观众群却越来越“低幼”了,基本集中在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孩子能否进剧院,主动权在家长和学校。现在升学压力这么大,上小学之后,孩子们的课外时间基本就被各种补习班填满了,根本没时间进剧院。”尹晓东说,这直接导致儿童戏剧的社会价值远没得到充分体现,也反向制约着儿童戏剧的创作。
虽然面临着现实瓶颈,但尹晓东对儿童戏剧市场的看法仍然十分乐观。“随着社会对儿童艺术培养的重视,以观赏性、互动性、艺术性见长的儿童剧,已经越来越受欢迎。”张寒冰举例说,甚至有天津的观众坐高铁到北京,就为了去儿艺看一场儿童剧。
据了解,在我国,有25家政府出资设立的、分布于各省(区、市)的儿童剧团,民营儿童剧团也在逐年增多。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剧团诸如话剧团、京剧团等,也开始排演“孩子戏”,原因就在于儿童剧老少咸宜,相对而言,票比较好卖。“一些转企改制的剧团,现在依靠儿童剧来养活。”陈传敏补充说,但由于儿童剧没有准入机制,也没有相关行业协会管理,导致儿童剧演出水平参差不齐,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管理规范,共同迎接儿童剧的春天。
上一篇: 光明日报:第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