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薛 帅
“支援革命老区文化建设,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责任在肩,需躬行践履。”11月5日至6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青蛙王子》剧组一行人在院党委书记雷喜宁的带领下,深入革命老区江西省黎川县,为当地4000多名儿童连续送上5场经典演出,将爱与希望的“种子”种进基层儿童心中。
江西省黎川县曾经是闽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如今是文化部对口支援对象。据了解,文化部于今年8月出台了《文化部对口支援黎川县文化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明确指出,文化部于2014年至2020年对口支援黎川县文化建设有关工作,将黎川作为基层文化有关工作先行试点县,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倾斜,努力构建人才、技术、产业、项目“四位一体”的对口支援格局。此次中国儿艺的“温暖童心——优秀儿童剧走进江西省黎川县”公益演出即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近年来,中国儿艺公演足迹遍布西部12个省区市、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公益演出场次达450余场。“此次公益演出是我们第一次深入革命老区县一级基层,以最为直接的方式为当地孩子送去快乐,希望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温暖童心、‘种’下希望。”雷喜宁说。不同于北京等大城市的孩子们,当地儿童平时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到儿童剧,很多人甚至是第一次观看儿童剧。
11月5日上午10时,首场演出还未开始,黎川县新区小学、实验小学等学校的学生们已经排起了长队,等待入场。“平时鲜有省级院团到我们这里来演出,这次中央级的院团直接来到我们这里,还是公益演出,对黎川来说还是头一回。”黎川县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雷旭东告诉记者。
10时30分,黎川艺术剧院剧场里座无虚席,有的座位甚至被两个小伙伴一同分享。当大幕拉开,王子、巫师、公主、国王一系列人物轮番出现在舞台上,整个剧院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我们的《青蛙王子》不同于格林原著,有自己的解读和诠释。”该剧主创告诉记者,儿艺版的《青蛙王子》突出友情和幸福感,其间又时不时蹦出些搞笑的经典台词,逗得孩子们爆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
“有些‘包袱’也只有孩子们能懂、觉得好笑,过了那个年龄就理解不了那份乐趣了。”青蛙王子的表演者尹亮说。在他看来,这里的孩子表现出的兴趣与热情远远超过大城市中的孩子。“也许是新鲜,他们看剧的认真劲、那种生怕落下一秒精彩的样子,让我们的表演欲与表达欲‘爆棚’,在基层演出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中国儿艺演员郭斌也说,“基层孩子们的目光都是有温度的,那种炽热会让我们有种强烈的‘被需要’感,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儿童剧演员的信心。”
从孩子们的欢笑中,不难发现,儿童剧在基层有强大的市场潜力。雷喜宁把打造优秀儿童剧看成是培育一颗优良的“种子”。“儿童作品重在把握儿童的心理,孩子不乐、看不进去,再好的戏也出不来,这就需要编剧在创作本子时‘返老还童’,以一颗童心去看世界。这是一种挑战,但必须这样做,若想培育出一颗将来能枝繁叶茂的好‘种子’,就要肯花大量心血。”雷喜宁说。
中国儿艺导演焦刚则认为,好的种子能生根发芽,正如一部优秀的儿童剧,它集合了趣味性与正确的价值导向,对儿童心智发育与价值观形成有重要意义。“有些孩子或许一辈子只看过一部儿童剧,多年后却仍是存于心底的美好回忆。”
“我们就是要给孩子们心里‘种’进这么一颗种子。”尹亮坚定地说。在他看来,这个栽种爱与希望的过程不单是演员与创作团队的事,还需要台上台下共同完成。“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儿童剧表演不只是台上演员的事,孩子们的参与感很重要,像这次基层公演,孩子们的反馈、台上台下的互动让‘种子’潜移默化‘种’入童心。”
黎川县新区小学张老师观后说:“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属于他们的故事和人物对其进行正面的引导,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好的儿童作品在基层演出,基层儿童同样需要,甚至更需要这些爱与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