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5日消息(记者张庶卓)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儿童剧作品——《红缨》8月15日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亮相。该剧自7月2日建组以来,历经一个多月的紧张排练,目前处在最后冲刺阶段,将于8月26日作为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闭幕大戏在北京怀柔剧场首演,并在9月作为中国儿艺“201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展演剧目登陆中国儿童剧场。
《红缨》讲述了一段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事迹。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的一个山村里,少年王二小的父母被日寇残害,一心想参军打鬼子,但年纪太小参军未被允许,成为一个手拿红缨枪的儿童团员。在这个村庄里,还隐藏着共产党领导下的《晋察冀日报》报社。二小在送报员的启蒙下意识到报纸的重要性,明白了消灭敌人不仅是前方战场上的殊死搏斗,也是后方战场上的机智较量。日寇对村庄展开了扫荡,为了保护报社和群众,二小将日寇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壮烈牺牲。
编剧杜薇介绍,该剧创作灵感源于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诗人方冰,作曲家劫夫在歌中塑造的小英雄王二小,引起了几代人的情感共鸣。今天中国儿艺用儿童剧手段重塑这一典型形象,一是铭记前辈动人的英雄事迹,王二小是战争年代无数不怕牺牲的儿童团员们的缩影,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换取今天的和平与自由;二是传承前辈不屈的民族精神,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前辈们同仇敌忾,英勇无畏,不惧牺牲的宝贵精神,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之路。
总导演廖向红表示,《红缨》是一个以真实历史为基石并充满艺术品位的儿童剧作品。在剧作上,我们以保护报社为出发点,丰富人物和故事情节;在表现形式上,用歌队、戏曲的形式叙事,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听。观看《红缨》是一次时间的穿越,我们将带孩子们回到70年前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看当时的儿童如何用自己柔弱的肩膀、青春的热血、年少的生命扛起了抗日战争的伟业,由此引领当代的儿童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思考在和平的年代如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缨》自2014年底进入创作阶段,策划团队多次深入生活,收集素材反复研讨修改剧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尹晓东指出,《红缨》为纪念七十年前这一伟大的胜利而诞生,是中国儿艺2015年的重点创排作品,创作过程中凝聚了剧院老中青三代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期待《红缨》在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闭幕式上完美呈现, 打造成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有热血、有温度的精品力作,给当代少年儿童以心灵的感染、精神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