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乔燕冰)中国和罗马尼亚儿童戏剧人联手创作、以人偶剧形式重新演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 ,在小剧场里演大戏,这也是中国儿艺创作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人偶剧……日前,中罗双方艺术家共同合作的小剧场版人偶剧《西游记》正式在中国儿艺建组,作为中国儿艺本年度重磅推出的最后一部戏,并将于2017年1月30日(正月初三)在中国儿艺假日经典小剧场新春献礼首演,该剧透出的种种信息让人充满好奇,也似乎颇具看点。正如为该剧执笔的中国儿艺老牌编剧陈传敏在建组会上所说,“尽管是小剧场剧,但它绝对是一部大戏,通过这版《西游记》 ,我们要把中国儿艺的戏拿到国际市场上,与国外优秀的儿童剧掰掰手腕了! ”手腕如何掰,这力量与技巧将全部倚仗对于中国人来说熟悉而又陌生的戏剧形式——人偶。
从防守到进攻,冲破“三少”局囿
在两年的时间内,先后巡演11个国家,这是中国儿艺此前为突破国际交流语言障碍而创作的一部肢体动漫剧《三个和尚》的斐然成绩。或许是受这种成功尝试的激励与启发,或许是中国儿艺蓄力已久的必然发力,此次中国儿艺与罗马尼亚坦达利卡动画剧院在近一年的充分准备后开展的合作创作,显得从容稳健。
冲破“三少”局囿,这是此次《西游记》一定意义上之于《三个和尚》迈出的一大步。陈传敏介绍,为适应国际演出,中国儿艺在创作《三个和尚》时,从确定选题和目标开始,就确定一个话少、人少、景少的“三少”原则。即台词尽量要少,最好没台词,以及尽量实现演员数量少,舞美、道具尽量简约等特点,以降低到国外演出的难度,减轻走出去的负担。
所以,虽然《三个和尚》在国际舞台上广受欢迎,载誉而归,但在陈传敏看来,这一创作中仍然缺乏主动向国际方向努力的力度。“我们要打到国际市场,更多考虑的应是怎么适应国际演出的要求。如果按球赛来说, 《三个和尚》依然属于防守型的,而《西游记》则是进攻型的,也就是如何根据国际市场的要求,把四大名著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好的东西介绍给国际市场,所以这个戏标志着中国儿艺从国家剧院迈向国际剧院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
《西游记》的创排,以人偶剧形式呈现自然适应了“话少”原则,规避了语言障碍之外,人与景将成为全新的亮点。创立于1945年,拥有71年悠久历史和众多杰作的坦达利卡动画剧院在罗马尼亚动画戏剧界中首屈一指,是罗马尼亚最负盛名、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级艺术团体,其木偶戏剧在欧洲亦独树一帜,载誉不断。此次应邀担任《西游记》罗方导演的罗马尼亚坦达利卡动画剧院导演卡林·屋大维·摩卡奴将把罗马尼亚木偶剧先进技术、独有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形象有机融合,打造全新人偶剧。
卡林介绍,坦达利卡动画剧院的人偶剧会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制作不同的人偶戏,强调视觉冲击力、用丰富的视觉效果吸引孩子是其最大的特点。同时,他们的人偶剧注重与观众互动,孩子不再只是作为观赏者,而是参与到剧中,有自己的态度,这些特点都将延续到此次创作中。此前就已经读过中国的四大名著,并曾读过三种语言版本的《西游记》的卡林直言, 《西游记》内在深刻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传递也让此次创作的国际传播具有成功保障,“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艰辛旅程,更像是每个人的生命过程,其中幽默诙谐地将复杂的人生内涵传递给观众,让孩子坚守信念,明辨是非,追求正义,这些都是人类普遍认同的共同情感。 ”
人偶同体,填补偶剧空白
源于汉,兴于唐的中国传统木偶剧历史悠久,现存布袋木偶、杖头木偶和提线木偶等木偶剧形式亦是中国艺苑中独秀的奇葩,但随着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发展,它却逐渐丢失了观众,更为悲哀的是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被许多西方国家拿去不断发展创新,这一事实让致力于木偶剧研究十余年的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胡万峰颇为痛心,这也是中央戏剧学院专门设立木偶剧研究中心的原因所在。应邀担任此次《西游记》总体视觉设计的胡万峰直言此次创作将具有“创造历史”的意义,这不仅在于改写中国儿艺在偶剧方面之短板甚至一张白纸的现状,实现中国儿艺乃至国内首创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偶剧,更在于将学院多年中西方偶戏研究的成果一定程度上付诸实践,为中国偶剧发展探索新的路径,一定意义上填补国内偶剧创作的空白。
胡万峰感叹,在中国,一提到木偶剧,人们脑中通常浮现的便是传统偶戏的造型、剧目和表现手法,并且认为其观众群一定是儿童,这种固化的观念让大多观众往往对木偶剧失去兴趣。而事实上,在西方人偶剧却并非只面向儿童,而是大量出现在成人剧中,比如《战马》中利用皮影戏方式放大了视觉和心理空间,这种延伸和发展木偶戏的特点的再创造值得称道。“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打破传统观念,重新理解什么是偶剧,从观念和造型上都要有创新,并培育观众群。 ”
在胡万峰看来,中国当下许多传统人偶形式过于老化、老套,比如杖头木偶主要是人举着偶表演,人躲在偶的后面,缺乏视觉冲击力。而现代偶剧中,可能演员和偶大小是一比一的,即演员和偶直接在舞台上表演。为此,胡万峰提出了“人偶同体、物我之间”这一人偶造型新的创作支点。“演员演到一定程度和偶就是一体的了,偶即是人、人即是偶,同时可以游离在偶和人之间,如果需要人的情感表达时,可能就是人,但如果需要偶表达,就会把人的情感传达给偶。 ”
此次《西游记》采用西方的操作手段、中国的偶型设计这一中西方结合形式让胡万峰很有信心将自己的创作理念与卡林的导演思路有机融合。他介绍,该剧中会采用人偶和手偶等多种形式结合,剧中的人偶大小比例会有一比一的,有的超过一比一,也会有很小的偶。戏中偶的造型本身就有很强的节奏变化,这是我们在通常的话剧里不可能有的节奏。
“导演手法的处理,决定了偶的造型,比如以往做猪八戒的造型,可能化个妆,带个大头娃头套,但这次是人偶分离的,偶在前,人在后,借助人的腿和手,让猪头和演员的身体之间形成了有空间感的角色形象,很有新意。 ”深谙中西方木偶艺术表达的胡万峰殊为肯定卡林导演的创作特点,并直言与卡林的合作也很合拍。
胡万峰告诉记者,在其多年的研究中,最大的难度在专业壁垒难以突破。“技术上不了解就没法做,比如偶的传动,如何让偶的眼睛和嘴等部位动起来,这些技术我们不清楚不掌握就没法继续做下去。 ”他透露,此次《西游记》偶的制作将分别由北京、河北和江苏的四五个单位来共同完成。“现在中国没有一个单位能完整地制作我们需要的东西,他们有的只会雕刻,有的只会做服装,并分散在全国,而且这次偶的制作要求与传统的偶不一样。希望中国人偶剧在制作过程中加快提高研发水准的步伐。 ”
上一篇: 法制晚报:载歌载舞儿艺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