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儿艺新青年的中国梦”读书汇报会内容集锦

来源:CNTC    更新时间:2014-09-30    查看次数:


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感
合作发展部  靳芳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在于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熟悉工农兵,转变立足点,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讲话总结了“五四”以来革命文艺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站在抗日战争民族存亡的历史高度,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文艺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鉴于“五四”新文学的弱点,首先提出并着重阐释了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并强调“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一文艺理论的提出,彻底颠覆了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文学价值取向问题,确立了新的文学接受对象,标志着新文学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在中国历代主流文学中,其服务对象基本上都是上流社会的人物或有一定知识的人。文学充当统治者“制于人”的工具,或者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仕根基,再者只是闲情雅士的抒怀之作。除了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民间文学以外,即使有表现农民生活贫苦的优秀作品也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的简单描述,并未亲身真正地深入农民生活去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义。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这在更广泛的角度上扩充了文艺服务对象,从而改变了创作主题,拓宽了表现领域,丰富了文学题材。也正因此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工农兵作家,创作出一系列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前所未有的充满清新的气息和健康的情调的作品。如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等等。文学创作中出现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大众化的语言,受到工农兵群众的热烈欢迎。在这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就是赵树理创作的浓郁的晋东南乡土题材。他的小说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有头有尾,人物描写生动自然,同时将自己民族、民间的文艺传统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创造出浓厚的民族色彩的作品。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了以民族化大众化的文艺评价标准,并且贯穿于之后长时期的文学创作。
    《讲话》不仅在文艺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具有重大历史功绩。在引言中,毛泽东明确指出“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到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这是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高度来审视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提出“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这一鲜明目的,无疑是对抗日民众的极大支持与鼓舞,对加速战争取得胜利增添了信心,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就这样,文艺工作者通过“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即转变思想,又获取源泉:这就是毛泽东同志为发展中国的无产阶级文艺所指明的根本道路。结合我们到我们现在的演出创作工作中亦是如此。我们要始终牢记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少年儿童,要去爱孩子,了解孩子,去体会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能够做到俯下身去与孩子进行交流。在这几年整体演出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儿童戏剧市场逆势上扬,我们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环境,努力创作出更多能够让少年儿童喜爱的作品,不断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院团而奋斗!

 

《艾青诗选》读后感
党委办公室  尹雪

 

 

    为纪念建团九十二周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讲话精神,我院举办了展示青年风采,树立典型“儿艺新青年的中国梦”读书报告会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院领导共推荐了六本图书,在这六本推荐书目中,我选读的是雷喜宁书记推荐的《艾青诗选》,下面我浅谈一下我的读后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说起艾青,首先在我脑海中回响的就是那一句句脍炙人口、鼓舞人心、满是爱国情怀的诗句。
    艾青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动荡的一生,又是充满爱国激情的一生。他出身于江南的一个地主家庭,却因为封建迷信思想,成为了地主的弃子,农民的孩子。
    三年贫困的留法生活,四处的漂泊,令人屈辱的种族歧视,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使他认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从而激发了他强烈的反帝爱国主义意识,在巴黎,他加入了世界反帝大同盟,怀着报效祖国的壮志,他在“一・二八”的炮火中毅然回国,毫不犹豫地投身于左翼文艺运动中。因宣传爱国救国而身陷囹圄,狱中的生活磨炼了他的革命意志,练就了他的爱国诗魂,使他的诗歌在起点上,就与我们民族多灾多难的土地和人民取得了血肉般的联系,爱国主义与爱民思想的统一、民族意识与阶级意识的紧密结合,是艾青作品中最突出的特点,这一特色使他一起步就走上了与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相联系的新爱国主义道路,爱国主义也是他作品中重要的思想组成部分。
    抗战爆发后,艾青辗转于中国的北方,深入战地、深入灾区。他贴紧大地的胸膛倾听着土地受蹂躏的痛苦,感受着激动于地心的热气,胸中回荡着震荡大地的风雷。他从古老土地的震颤、强韧民族精神的奋发、人民不屈的意志与野性战斗中,汲取力量、激发起热情与信念,时代浪子的漂泊情愫找到了坚实的归宿。
艾青一跃而成为民族解放战争的歌手、时代的吹号者。他以高昂的爱国热情,为复活的土地、为被凌辱与被欺压的人们歌唱,为浴血奋战的抗敌将士歌唱。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烽火为艾青的爱国主义思想举行了战斗的洗礼,使之成为最新最高的爱国主义,绽开了美丽的花蕾,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1941年,艾青高举《火把》来到延安。从此,他自觉地把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汇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把民族的解放与阶级的解放结合起来。以诗歌为武器投入民族革命战争,反对侵略,暴露黑暗,揭示苦难,号召战斗,尽一个民族诗人、时代号兵的天职。忠实于时代和人民,坚持诗歌的人民性、现实性和战斗性。既着眼于民族解放的辉煌前景,又正视民族灵魂再造的艰巨任务,既讴歌民族的奋起、战斗的豪情,又抒写现实的苦难、战争的严峻,由此而交织出既悲愤、忧郁,又壮丽、昂扬的情感旋律,具有基于生活的理想思考与炽热激情相结合的情智特点,显示了在空前的民族灾难和空前的民族奋战中我们民族的成熟。如果我们用人民诗人、民族解放战争的歌手和时代的吹号者来称之于艾青,他可谓当之无愧!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重读艾青诗选,再次感受他的爱国激情,使我不禁想到了中国梦这个激动人心的热词,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全体常委同志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提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把这个梦想概括为“中国梦”,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为实现这个“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又一次对中国梦作了系统阐释。他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个人要生存生活,一个民族要繁衍生息发展,一个国家要立国兴国强国。不可或缺是厚重而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是一个有理想、有志向、有作为的民族,是一个注重精神世界的修炼和砥砺的民族。
在五千多年的漫长发展进程中,向往国家统一、民族兴旺、人民富足、人生完善的梦想,始终像不熄的灯光照耀我们民族前行。也激发、培育和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先人很早就从皇天后土中得到启示,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格言,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哲学思维传统以及相应的国家观念,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创造和不断发展了灿烂的文化。在人类文明的星空和长河里,众多文明如流星陨落,如昙花一现,如季节河一样枯涸在岁月的沙漠中,而唯独中华文化始终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如月之升,如日之恒。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中华民族以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开拓了世界东方的这片热土,不断创造和建设了自己的美好家园。在漫长的民族融合和共同发展的进程中,这片土地上虽然也上演过许多烽烟战火,数度分分合合,但大中华的观念、以维护和实现国家统一富强为己任的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像基因一样植入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也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情况下,那个伟大的中国梦才在冻土下萌生,在暗夜中点亮,救亡图存的运动、革故鼎新的呐喊像世纪的潮汐激荡不已、奔涌不息。
    在新时代下成长生活的我们,要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要善于发现、大力宣扬践行中国精神的先进典型,发扬我们民族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的宝贵品格,重实干、鼓实劲、求实效,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点亮我们自己的中国梦,照亮人生,改变现实,创造历史。
    最后感谢院领导对我们青年人的关心!谢谢!

 

读《俄狄浦斯王》有感
影视资料部 周琳

 

 

    《俄狄浦斯王》这部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几千年来一直被众多学者专家研究讨论称道,它以其巨大的悲剧震撼力表现了人类诞生后早期的生活状态以及深层心理表现出来的恐惧、焦虑、灾难、牺牲等思想主题。它的悲剧效果被说成是至高无上的神的意志和人类逃避即将来临的不幸时毫无结果的努力之间的冲突。“命运”被描写成一种巨大力量,它像一个魔影,总在俄狄浦斯行动之前设下陷阱,使其步入罪恶的深渊。
    在大学时期,就读过《俄狄浦斯王》的剧本,也看过学校排演的话剧片段,一直觉得虽然是震撼千余年的悲剧,但是最终还是揭示一个积极的道理。面对命运,或是说面对已知的命运,依旧要努力要争取要抗争,当结局到来,是好是坏,坦然面对!果断接受!记得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偶然控制着我们,未来的事又看不清楚,我们为什么惧怕呢?最好尽可能随随便便地生活。个人理解,这句话就能说明面对可能发生的灾难厄运以及恐惧时该有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俄狄浦斯作为一个人,一个集合聪明勇敢权利于一身的王者,可以说是人类群体中最强大的代表,在追查灾难的根源时,俄狄浦斯隐约预感到事情的真相可能对自己不利,他完全可以在追查的任何一个环节停止,或拖延或阻碍真相的出现,但他没有这样做,他的内心也有恐惧,但更多的是那种为解除城邦灾难而不怕牺牲的英雄豪气。俄狄浦斯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停的寻找真相,尽管真相会损害他。作为城主的俄狄浦斯,执行神的旨意,积极寻找城邦灾难原因的行为,是具有崇高道德含义和高尚人格色彩的。俄狄浦斯一丝不苟的审查整个案件,执拗的要严惩凶手。他是一个对国家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对民众怀有急切同情心的英明君主。最后当毁灭降临时,俄狄浦斯的悲惨处境惨不忍睹。歌队曾劝说他你最好死去胜过瞎着眼活着。俄狄浦斯拒绝了,他恪守诺言,刺瞎自己的双眼。他的拒绝固然是为活着赎罪,但也包含一种启示:以死逃避灾难并不能消除灾难,并不能改变人的悲惨处境。他不回避责任,没有选择更加轻松些的一死了之,更没有任何为自己开脱的企图,而是勇敢地承受来自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让自己余下的生命重新有一个起点,重新证明自己的清白、崇高、和勇敢。
    俄狄浦斯王是个英雄而不是个弱者,他在邪恶的命运面前总是努力抗争,从不消极顺从,他毫无犯罪动机,在竭力摆脱厄运之中不知不觉地犯了罪,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无罪的。索福克勒斯通过让俄狄浦斯王极力逃避犯罪,认真追查凶手和严厉地自我惩处方面,充分表现了俄狄浦斯王诚实、正直、善良、坚强的优秀品质和敢于直面严酷,勇于承担责任的刚毅精神。
   生活,重要的不是没有灾难,不是灾难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而是如何面对灾难。对待灾难的态度就是人类的生存态度,就是对生存方式的选择。面对灾难与厄运,俄狄浦斯自始至终力排众议,坚持追查真相。他毅然决然的作出自己的选择,决不放弃对生命和对人类悲剧的理性思索。他没有被恐惧和沮丧所压倒,没有随波逐流,没有任凭命运捉弄和摆布,他依靠自己的顽强意志,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提高了自己的力量,以其毁灭的形式,把 “悲哀”的化成了“悲壮”。俄狄浦斯身上蕴含的精神尤其是他勇于行动和承担责任的态度,为我们现代人昭示了一条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和拯救自己的途径。命运可以剥夺他的幸福和生命,却不能贬低他的精神,可以把他打倒,却不能把他征服。如多德所言:“俄狄浦斯是伟大的,但那不是因为一个他城邦主人的地位,而是因为他的内在力量,是俄狄浦斯王不惜任何个人代价去追求真实的力量,一旦发现后去接受和承受它的力量。”
    故事的最后,俄狄浦斯王说:愿命运依然看见我一切的言行保持神圣的清白。
 

 

《演员的道德》读后感
演员管理部  李明珠

 

 

    在刚刚拿到这本书时,我就被这泛黄的书页和不一样的书面排版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是出自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先生之手,但在1954年才被后人整理并出版。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先生在这本书中论述了培养演员道德,建立剧场秩序的原则及其重要性。他认为剧场是艺术的圣殿,演员要达到舞台艺术的社会目的,必须具有集体创作感和演员的道德,必须遵守剧场纪律,造成创作气氛,以便产生相适应的工作前的状态,为形成舞台自我感觉造成条件。舞台艺术是集体艺术,它要求整体性,因此演员必须爱自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艺术中的自己。演员应该与庸俗的、卑劣的演员根性作斗争,以身作则,爱护剧场。演员必须善于利用时间,勤于练习,提高技术修养,要具有创作的主动性,能鉴别艺术中的真伪,以便将美好崇高的东西献给观众。同时,作为美得代表者的演员,不但在舞台上,即使在私生活中,也应该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记得我刚刚进到中央戏剧学院学习时,表演老师给我讲的第一句话就是:认认真真演戏,踏踏实实做人。演员不管是塑造什么样的角色,始终都是在以不同的身份去做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去观察不同人的状态和行为,作为资料一般收录在自己的脑海中,作为演员,一定要有辨识善恶的能力,这样,在创作角色中我们才能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中观察到得点点滴滴相结合,经过筛选,把真善美的东西加入到戏剧中,传递给观众。作为一个儿童剧演员,我认为我们更有这样的职责和义务传递给孩子们正能量的东西。比如:我在《心愿》中塑造的托娅这个角色。剧中她是一个患有癌症晚期的小女孩,这样有着悲惨命运的小女孩我们该怎么样展现才不会给小观众们传达她悲惨的一面呢?为此我搜查了这个故事的原主人公的真人事迹,发现这个小女孩并没有被痛苦的病毒所打到,反而是用她单纯真实的话语安慰着身边所有的人,用她积极乐观地生活态度感染着身边所有的人,而她想看天安门升旗这个崇高的愿望在所有人的帮助下实现了。这种种正能量的生活态度和事迹也同样感染了我,于是我在创作中也把这些融入到了戏剧里,把我从小女孩身上感受到得同样传递给小观众们,引导她们不管生活有多么的不幸,都要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这就是演员的职责。
    在读完这本书时,我还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所谓的演员的道德不光是字面上的道德,它还包含了演员的修养。书中曾多次的提到演员应该建立工作前的状态,我理解的这个状态可以分为三层。第一:拿到剧本后在家里的熟读剧本,对角色的浅在分析;第二在排练前自己的肢体和声音的活动练习;第三在休息时也要保持自我技能的练习。这些说起来都很容易,但落实在实际行动时还是很困难的。因为我常常会被自己的劣根性和懒惰性所打败,而回想起自己的不努力又是恨之入骨,所以我经常会找一种气氛去感染自己,鞭策自己。在剧院我们也会有这样好的氛围,比如:在创造《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过程中,每天我们都会有一个小时的形体训练和半个小时的声乐练习,不要小看每天的一个半小时,这对于演员长期的技能训练是十分有帮助的。我印象中那段时间我的身体素质明显也有了变化,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曾经留下的汗水都是值得的。为了能够有个好的状态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保持锻炼,积极地和我的懒惰性作斗争。
    真正的演员,他是美的创作者、代表者和宣扬者。他的使命是多么的崇高和高贵,而舞台就像是一张白纸,它是可以做高尚的用途,它会给观众们留下美好的、令人不能忘怀的演出。这么一个神圣的舞台,作为演员我们有职责去保护和爱护舞台上的每一个道具和为我们添彩的服装。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先生曾把道具称之为“圣品”,服装称之为“法衣”。所以我们要懂得如何去对待它们,如何去热爱和珍惜他们,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为我们演员创作角色所服务的。
     《演员的道德》这本书虽然只有44页,但书中每一句话都可以成为我们演员的警钟。书中还讲到了很多作为演员的必修课,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身边的同事们都可以阅读,相信大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在合上最后一页纸的那一霎那,我身上仿佛是满格的电池,想要马上去改变自己的那些坏习惯,做一名真正的演员,从我做起,我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重新认识对演员的意义和道德。

 

《笑面人》读后感
演出部  苏红

 

 

    《笑面人》是雨果的代表作之一,与《克伦威尔》、《莎士比亚论》同称为雨果的“英国三部曲”。是一部历史题材的传奇性小说。
    小说讲述了一个一生只有一种面部表情的人的故事。主人公从小到大遭遇到许许多多的苦难,他善良的心灵多次受到伤害,但是他的脸上却永远的挂着一幅“笑脸”。
    然而他的“笑脸”却是儿童贩子人为的给他做了毁容手术,嘴角一直咧到耳根,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他们赚钱的工具,因此成为可怕又可笑的“笑面人”。然而他却什么都不记得,在被儿童贩子无情的抛弃后,他在自身不保的雪地里救下了一个女婴,最后他们被一位好心的流浪人所收养,从此他们受尽贫穷与不幸的折磨,但是他们并没有向困难屈服,反而他们彼此之间充满了诚挚的感情。
    他靠他的怪脸卖艺挣钱,每天过的很充实、快乐 ,可就在这个时刻,他又突然变成了一位伯爵,面对人生的转折,他选择回到了伯爵的那个位子上,这就表示他不能再像从前那个样子了。但是他却厌恶贵族的生活,等他后悔,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他已经失去了以前的欢乐,最终被黑暗的大海吞没了。
    自从离开学校后,很少有时间能静下心好好的看书,然而这次读书活动,又让我拾起久违的书本,弥足珍贵。
    厚厚的一本书看完后,可能有很多地方是我这个年龄所体会不到的,也不是我简单的几句话所能概括的,但还是给我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我从主人公身上看到了善良与正义,这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品质。所以我们也要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与物、事与非。也许每个人都有“笑面人”的一面,无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都会告诉自己要微笑面对,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别人,心中感伤只有自己承受,但我相信,具有正能量的人,一定会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迸发出最坚强的意志,爆发自己的小宇宙,从而经受住厄运的打击,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把悲剧转变成喜剧,你将会是人生的大赢家。
    这就是我看完《笑面人》这本书后的感悟,也深刻的让我领悟到在人的一生中,最好的不过是眼前,最应该珍惜的也是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包括现在的工作与家庭。再过几个月,我将荣升为母亲,我想我会把这样的正能量传递给我的孩子,希望每个人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数据”下的精准营销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合作发展部  苏桂平

 

 

    2012 年3 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 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并且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希望增强政府收集、分析和萃取海量数据的能力。 这个由世界最强国家政府推动的项目,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今天,大数据(big data)一词正越来越多地被提及。那么“大数据”是什么呢?简言之,即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大数据”的特点可归纳为4个“V”,即:Volume(容量),Variety(多样性),Velocity(时效性),Value(价值)。
    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发增长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和数据感应器的出现,使数据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在快速增长。大数据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及数据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法。大数据技术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活动提供了智力支持,对人类的决策模式和社会经济的运行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全方位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数据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巨大价值日益被认识。“大数据”,也正在演变成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很多专家认为,在大数据时代,谁能有效的垄断数据,谁就有可能成为世界的霸主。一些推崇大数据时代的变革者甚至坚信“得大数据者得天下”。
    推及到商业领域来说,大数据就是海量的客户信息资源,可以说“得客户者得天下”。因而,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建立自己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掌握客户的消费数据,通过归纳、整理、分析,基本可以把握顾客购买趋势,进而根据顾客的个人喜好、购买记录,开展精准营销。例如,网络购物网站会根据个人的购买和浏览记录,向每个人有针对性的推荐可能有兴趣、会喜欢、能购买的商品;会根据个人的登录时间,不定期的发出营销提醒“亲,您有10天没来了,新品登陆有优惠哦,快来看看吧”。
    我想这方面对演出行业有相当的借鉴意义。越来越多的演出单位开始开发自己的售票系统,建立并积累自己的客户资源数据,逐渐摆脱票务代理公司的客户资源制约,掌握主动权。因为对演出单位来说,观众信息就是最重要的数据资源,也是最准确、最直接的、最有效的营销目标群。掌握了丰富观众资源,就掌握精准营销的主动权。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一切设备都将记录我们的一言一行。大数据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可以联网的事物都能成为大数据的一部分,任何人都能成为数据的来源,而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电脑,一切痕迹和信息都将被存储在后台的数据库里。我们要想尽快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大数据库,我们也要尽快开发属于自己的独立销售票务系统;同时充分开发运用新媒体的潜力,拓展更丰富便捷的数据收集平台如微信、客户端等等,广泛的积累客户资料。
       “多元的客户数据”包括了个人属性信息,如性别,年龄,办公地址或家庭住址,消费能力水平,消费偏好等,甚至还包括客户的消费行为特征等详细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洞察客户的需求和意向,这对我们精准营销将大有裨益。如果我们建立起自己的客户资源大数据库,我们就可以精准的向目标客户群有效的推广我们的演出,根据客户的属性、孩子年龄、观演偏好、消费能力等向他们有针对性的推荐符合需求的剧目演出;同时通过客户在网站的浏览和购买记录,分析哪些剧目比较受欢迎,那种题材或类型的演出观众最喜欢,那个时间段的演出最好卖。大数据时代,我们的艺术创作不仅要为观众提供他们喜爱的作品,同时也要从观众那里得到最快的反馈,而这也将对我们未来的创作和演出一定的参考和借鉴。通过互联网,查阅点击率和购买记录,我们将会看到观众对我们作品的喜爱和关注度。
    试想一下,大数据的统计将让我们看到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们认识的,更多是不认识的人肯拿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时间来关注我们的创作,欣赏我们的演出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动的事!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把我们的工作做到最好呢?
 

 

 

 

订票热线:4001016161      联系方式:cntc@cntc.org.cn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2015-2022      技术支持:北京精正方胜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