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小时”的陌生、安静、温暖、充实——儿童剧《听见梦想》随感

来源:CNTC    更新时间:2020-10-17    查看次数:


编者按:2020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新创剧目《听见梦想》首次聚焦视障人群,10月1日至15日首轮演出14场,有近三十位视障儿童和成人包括两只导盲犬走进儿童剧场。该剧服务了视障观众,同时也令许多普通孩子观众在剧场里,潜移默化地学会了关爱需要帮助的人,彰显了中国儿艺社会责任,赢得广泛社会关注。

10月15日,中国儿艺召开了《听见梦想》专家研讨会。接下来,还将有一批评论文章见诸报端。此文为《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副编审,中国儿艺艺委会专家徐健老师的书面发言,让我们先睹为快!




“一小时”的陌生、安静、温暖、充实

——儿童剧《听见梦想》随感


徐  健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 副编审)


 

短短的一个小时能做什么?网上给出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聆听一堂课、静享与朋友们的休憩时光、读一本书、看两集网剧、打个网游、发发呆、陪孩子讲故事等等,但是中国儿艺的《听见梦想》(编剧傅玲,导演赵宇)让这一个小时过得很陌生、安静、温暖而充实。陌生是较之题材而言,以视障人士、视障儿童作为表现的对象,将这个特殊的群体呈现在儿童观众面前,这本身就是具有突破意义的,它需要的是冒险与勇气,更需要创作者对这个特殊群体的人有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理解;安静是较之现场的观赏气氛而言,近在咫尺的表演之下,观众席的大观众和小观众仿佛都沉浸在了小女孩轩轩与她父母的情感世界里,默默地追寻着他们一家人梦想演进的轨迹;温暖是它所表现出来的调性与韵味,以及伴随亲情伦理、微妙情感、内心波澜自然流淌而出的质朴动人的感受;充实是看过这部戏之后,不仅心灵上有所触动,舞台呈现上也有了满满的收获,二度创作上的艺术探索和形式表达有规可循,变化的空间和间离的叙事视角也让笔者对正在进行的演出有了更多观赏上的期待。



就目前呈现在舞台上的版本看,二度创作对剧本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和提炼,保留了主要的情节线——假期里,视障父女之间围绕未来方向选择展开的对话,在这条主线之外,又引出了轩轩与妈妈之间的情感线,带出了爸爸关于梦想的秘密。剧情也变得相对简单:放假回家的轩轩在选择未来志愿的时候,提出了学习钢琴调律的想法,但是爸爸希望轩轩能够子承父业,以按摩为职业养活自己,在父女二人关于现实与梦想的“冲突”中,妈妈身上的故事以及她去世的原因触动了轩轩,一度促使她放弃了学习钢琴调律的念头,而此时爸爸也有一个心理、行动上的转变,他开始悄悄地培养和锻炼轩轩听觉方面的能力,激发她对于钢琴调音的兴趣,这些有心的举动给了轩轩再次追求梦想的动力。短暂的假期结束了,轩轩在爸爸的陪伴下踏上了返校之路,她究竟作出了怎样的选择,剧作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从这个并不复杂的故事看,戏剧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戏剧冲突、戏剧矛盾在剧中是隐约存在的,但并不是特别突出,更多体现在父女二人关于现实与梦想的几次沟通上;叙事情节的和缓与平淡,让作品缺少了一般意义上故事的起承转合;人物对话也多是交代故事式的描述、记叙,且带有讲道理的意味。倘若认真从角色的性格特征或者典型意义层面展开深入挖掘,或许会有些牵强。可以说,剧本在戏剧性、人物性格化、情节走向上的“先天不足”,迫使接下来二度创作在用一切手段丰富它、完善它。


但是不容否定,剧本的创意和剧作的框架却为这部作品带来了叙事角度的新意,赋予了这部作品面向不同观众的接受维度:第一,这是一台视障儿童“可以听”的舞台剧作品;第二,这是一台可以让正常的儿童观众感受到视障人士身上那种自立、自强,以及精神、情感层面独特性的作品;第三,这是剧场里的成人与孩子观众可能发生“对话”“交流”,并在剧中找到各自希望和梦想“种子”的作品。而要实现这三个“维度”,必须再次强调,导演团队的二度创作必不可少。



或许跟年龄和心态有关,每次看到有创新意味的作品就会莫名其妙地欣喜,观戏的过程中也经常会留意舞台上带有创新、探索意味的形式和表达。《听见梦想》的舞台呈现,的确让笔者感受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新意、新鲜。作为赵宇的首部小剧场戏剧作品,该剧虽然带有一定的实验、探索性,但至少在小剧场空间的探索、肢体的表现、音乐的运用以及整体美学风格的追求上,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可以品评、赏析的亮点。而这些亮点在中国儿艺毛尔南、赵宇等青年导演的剧场实践中都不约而同地闪现着。


《听见梦想》的内容是现实题材,是非常实在的故事,但是在二度呈现上,最大的亮点,也是留给笔者最大的印象就是写实的故事变得写意、虚拟化了,或者说意识流化了。这是这部作品艺术探索上首先值得肯定的地方,而且这种探索贯穿于舞台空间、舞台调度、表演、道具、音乐等各个方面。剧作开场,导演以游戏化的排积木方式让演员们搭建起一条曲折的盲道,期间几位演员轮流戴上黑色的眼镜,体验视障人士在盲道上行走的感觉,紧接着手摇铃传出清脆的声响,演员根据声音辨别方位,行走的动作因为听觉发生了变化,“听见”这个剧名的关键词,也伴随演员们的行走将小观众引入到了戏剧情境当中。这样的开场十分大胆,它用一种象征性的手段将观众的注意力逐渐聚焦到舞台上,从入场的躁动到安静的观赏,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而然,时间在这里发挥了使人沉浸其中的作用。



既然是“听见”梦想,整部作品就可以随时超越写实的拘束,进入由“听”而自由想象的世界当中。在剧本写实化的故事里,人物就是父女二人和想象中的妈妈,然而,舞台上这3个角色却由9位演员扮演,除了真实存在的父女外,同时扮演轩轩、爸爸、妈妈的演员都是人物内心世界、思维意识的外化,如此一来,随着剧情的发展,舞台上便出现了不同空间相互交织的现象。这里有现实的父女二人生活的现实物理空间,有两人内心世界各自独白、相互倾诉的心理空间,有两人畅想未来的想象空间,还有两人穿越时间隧道的回忆空间,多空间的交替出现、并置带来了一种歌剧中多重唱的戏剧效果,构成了演出的丰富性和层次感。而这一切都是在一种由线条骨架搭建的相对的空的空间中完成的。不得不说,一个戏里叠加出现这么多的不同空间,运用得还井然有序、不觉杂乱,这在中国儿艺的小剧场戏剧创作中并不多见。


导演的智慧和意图都要通过演员精彩而准确地演绎才能呈现在舞台上。该剧中,演员跳出固定角色的限制,实现了多角色、多形象、多内心的表达,他们一会儿是无歌词哼唱的歌队,一会儿是跳动的音符、倒流的时光、神奇的积木、内心的精灵、紧张的气氛,一会儿又是内心外化的轩轩、爸爸、妈妈等等,不同角色、身份的迅速转换,演员们都能跳进跳出,巧妙地完成配合。而场外讲述故事的“声音”角色(通过为视障人士准备的现场解说的无线耳机导听设备实现传达),也能很好地跟上表演和演出的节奏,将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准确地传达到视障儿童、视障人士的耳朵里。



在舞台的二度创作中,笔者格外关注“梦想如何植入”的问题。“听见”解决了,“梦想”如何体现?如何让小观众们通过艺术的方式捕捉、感受到“梦想”的存在?现实生活中,视障人士的最大梦想就是能够看到,但是恰恰是看不到让这份梦想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使他们对于梦想存在着很多的顾虑。任何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和获得梦想的尊严。追求梦想,首先要战胜自己内心的敌人和恐惧。《听见梦想》的舞台上,能够明显感受到导演在用尽招数将梦想动作化、可视化、过程化,让“梦想”变得可以在时间的演进中可感、可知。试看,舞台上的轩轩,虽然是一个普通的视障女孩,但她也是一个怀揣着梦想的生命,是一个真真切切的“梦想”。轩轩并不孤独,不管是发现自己的梦想或者梦想遭遇挫折,乃至最终领悟到梦想的真谛,她的身边始终有其他的演员在呵护着她、陪伴着她,辨别硬币声音时、为梦想与现实为纠结的时候、想念妈妈的时候……他们在呵护的不止是生命,更是一个未来的希望、一颗晶莹透彻的美丽心灵。梦想让舞台上的特殊人群并不低沉,也没有感到被社会的冷落。轩轩在给爸爸按摩时,很多只手在产生着、传递着力量,这个富有象征性的场景,不仅带来了视觉的冲击,而且形象地展现了一种群体的力量和精神上的默契。像这样有创造性和隐喻色彩的场面,剧中还有很多。它们的穿插出现让剧中父女二人追逐梦想的过程变成了一段各自内心成长的旅程,也应了那句话:享受追求的过程也是获得梦想最大的乐趣。


全剧使用手摇铃作为主要的乐器道具贯穿始终,这也是舞台上的一大亮点。手摇铃用得很巧妙、也很有新意。巧妙是指创作者充分运用了手摇铃的演奏特性,让9位演员组成了不同的音阶配置,结合呈现的创作需求进行合理的艺术化处理。例如在开演前演员在舞台和观众席之间的“听声辨位”;剧中钢镚儿落地发出的声响;盲杖敲击地面发出的声音转变成美妙的旋律等,不同的音阶处理让每个场面的表现妙趣横生。新意是指在儿童剧的舞台上或者说在话剧的舞台上,很少看到手摇铃作为主要音乐乐器的表现方式,这或许适应着表现视障人士题材的作品需要,但是让整体的演出跳出了俗套,于简单、简洁中打动人心。



该剧音乐的运用以及音乐和表演配合上的娴熟,或许跟导演的艺术实践经历有关。从音乐剧《小公主》《火光中的繁星》的创作中,笔者就感觉到了赵宇导演的音乐“手腕”,他很擅长在音乐的旋律中进行场面的调度,叙事节奏、舞台调度与音乐的衔接紧密,音乐动机的运用合理,既能利用音乐完成叙事,也可以借音乐实现抒情。该剧将音乐贯穿始终,主题曲《听见梦想》采用没有歌词的处理方式,给小观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此外,音乐的编曲对经典音乐的吸收和借鉴,音乐创作的戏剧性尝试等,都让这部作品的音乐成为二度创作值得回味的艺术元素。


总之,在“听见”与“梦想”的奇幻组合下,中国儿艺为我们推出了这样一部可以听的作品,带来了一段可以触摸的梦想,奉献了一个积极而乐观的形象,值得充分肯定和祝贺。一部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剧院的慧眼、胆识与悉心栽培。今天的《听见梦想》,让笔者对儿艺接下来的创作有了更多美好的期待。



订票热线:4001016161      联系方式:cntc@cntc.org.cn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2015-2022      技术支持:北京精正方胜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