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与《红缨》剧组演职员亲切交流
2015年9月16日,以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为主人公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大型儿童剧《红缨》在中国儿童剧场首演。73年前的9月16日(农历)正是英雄王二小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英勇牺牲的日子,中国儿艺选择在这一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演出,希望这部感人至深的红色经典儿童剧能够让当代孩子铭记历史,珍惜今天。截至9月25日,该剧一个月共演出了20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2015年9月19日下午,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艺术司司长诸迪、副司长明文军,办公厅副主任陈丁昆等一行来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观看“201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中国儿艺展演剧目·大型儿童剧《红缨》演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尹晓东、党委书记雷喜宁、副院长冯俐陪同观看。
雒树刚部长一行在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及《红缨》主创人员的陪同下观看演出
《红缨》演出结束后,雒树刚部长一行上台亲切看望剧组主创和演职人员,并对该剧给予高度赞赏。雒部长说:“《红缨》今天是第9场演出,这部剧非常感人,感动了我们每一位观众,感动了孩子,也感动了大人,这就是这部作品的感染力所在。你们以精彩的演出,再现了一个英雄的故事,形象地演绎了一首经典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是小学音乐课本中的一首歌,你们在台上唱的时候,我身后的孩子都在跟着你们一起唱。就是说,这首歌脍炙人口,每个儿童都会唱。但是通过你们这部剧,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这首歌曲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讲话中说我们要赞美英雄、崇尚英雄、不忘英雄,这部剧把王二小以及我们抗日英雄的形象深深地烙在我们孩子们的心中。所以说,这部剧也是你们献给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一个大礼。祝贺你们演出成功!由此我想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有着辉煌的历史,今天仍然创造着新的辉煌,特别是在现代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动画片十分普及的今天,我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仍然活力四射,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十分难得,十分可贵。你们面向孩子们的艺术创作,无愧于儿童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中国舞台艺术在世界上的一张名片。希望你们永葆这崇高的荣誉,不断创造艺术的辉煌!”
在剧场外,送走观众以后,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与剧院领导和主创人员亲切交谈,他说:“《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是每个孩子儿时的记忆,你们艺术的塑造了王二小这个小英雄的形象,情感在歌曲的演唱中得到升华。剧中的大丑牛,可与话剧《战马》中的‘战马’相媲美。中国儿艺的舞美设计和道具制作一直很精细,制作水平很高。全剧不仅演员演得好,牛演得也很精彩,让人看完戏记住了王二小、记住了大丑牛、记住了《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同时,董伟副部长对该剧的加工提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他希望剧组精益求精,争取将该剧打造成一部经典保留剧目,并走进校园演出,将英雄精神传递给孩子。
雒树刚部长一行到中国儿艺售票处了解《红缨》演出售票情况
经典传递民族精神 童心演绎英雄故事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儿童剧《红缨》创作灵感源于1942年《晋察冀日报》刊登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诗人方冰、作曲家劫夫在歌中塑造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引起了几代人的情感共鸣。
《红缨》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一个山村里,少年王二小的父母被日寇残害,一心想参军打鬼子,但年纪太小未被允许,成为一个手拿红缨枪的儿童团员。在这个村庄里,隐藏着共产党领导下的晋察冀日报社。二小在送报员的启蒙下意识到报纸的重要性,明白了消灭敌人不仅是前方战场上的殊死搏斗,也是后方战场上的机智较量。日寇对村庄展开了扫荡,为了保护报社和群众,二小将日寇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壮烈牺牲。
为了把《红缨》打造成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有热血、有温度的精品力作,让当代孩子们通过《红缨》更好地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突出对和平和自由的向往。自今年3月《红缨》剧组建立,中国儿艺院领导就多次率领主创人员深入生活、收集素材,反复研讨剧本。河北省平山县滚龙沟村的阎富华是《红缨》中王二小的原型之一,阎富华当年的小伙伴、如今已80多岁的史林山老人,带着《红缨》主创团队参观村史馆,含着热泪讲述当年的故事,感动了全体主创。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一幅幅抗日英雄浴血奋战的照片又让主创人员深受触动。王二小,这个不怕牺牲的儿童团员,他挥舞的红缨枪唤起的是抗战精神的记忆;鲜红的红缨枪,更是一代代人心头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实力主创强强联手 三代儿艺人倾情打造
《红缨》由中国儿艺优秀青年编剧杜薇执笔编写,她笔下的《罐头小人》、《伊索寓言》、《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优秀剧目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著名导演廖向红担任该剧总导演,廖向红导演与中国儿艺先后四次结缘,其指导过曾荣获多项国家大奖的《特殊作业》及《小飞侠彼得潘》等多部优秀作品。曾塑造过“孙悟空”等众多经典儿童剧角色的中国儿艺优秀青年导演、演员马彦伟为该剧导演。总导演廖向红说,观看《红缨》是一次时间的穿越,我们将带孩子们回到70年前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看当时的儿童如何用自己柔弱的肩膀、青春的热血、年少的生命扛起抗日战争的伟业,由此引领当代的儿童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思考在和平的年代如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儿艺原创儿童剧《红缨》集结了儿艺班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1977年入学的剧院资深表演艺术家杨冬雁饰演剧中“李大娘”,通过做军鞋支持抗战,现场她将这一角色刻画得感人至深;2000年入学的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何吉光饰演剧中反面人物“张四”,他将汉奸的狡猾演绎的惟妙惟肖;2012年入学现就读中戏儿艺班的李锴饰演剧中小英雄“王二小”,“王二小”有勇气和智慧的一面,也有孩子气和幼稚的一面,现场他将这位小英雄表演的有血有肉,将人物纯真可爱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此外,由2012级中戏儿艺班演员们饰演的少年儿童团生机勃勃,洋溢着热情与向上的气息,也感染了在座的每位观众。
该剧中可爱又通人性的“大丑牛”,具有儿童团团员的特殊身份,不仅会帮二小送报,还能以牛角做武器,驱赶敌人保护二小。操控表演“大丑牛”的两位演员是中国儿艺青年演员沈明举、翁杨,演出期间他们全程没有“露脸”,但二人操作技艺熟练高超,将大丑牛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得到了观众的喜爱。
演出票销售火爆 英雄故事感动全场观众
《红缨》于8月26日作为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闭幕式剧目在怀柔剧场首演,9月16日登上中国儿童剧场参加“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经过数场学校包场演出后,9月19日是该剧在中国儿童剧场的首场对外公演,首场对外公演上座率即达95%以上,受到小朋友的热烈欢迎,演出现场观众掌声多次响起。中国儿艺马兰花艺校学员马悉朗看完该剧很受感动,他说:“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虽然年龄小,但是他很伟大,他是值得让我们崇敬的英雄。”家住东城区的观众蒋长捷带着她6岁的女儿来看戏,看完后表示“这部戏不仅感染了孩子们,也感动了家长。我很喜欢里面的大丑牛,还喜欢版画效果的布景,剪影效果营造出的景深感,以及多媒体表现出的战火纷飞的场景”原《晋察冀日报》报社社长邓拓的女儿也应邀来观看了这部戏,邓老师走出剧场时眼角挂着眼泪,她激动地对年轻的主创团队说:“我没想到,你们这些年轻人还记得这些......”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观众掌声不时响起,跌宕起伏的剧情、颇具版画色彩的舞美设计、营造战火纷飞的多媒体设计、慷慨激越的京剧锣鼓等,让这部主旋律题材的作品在视觉、听觉等方面具备了强大的震撼力。很多观众眼含泪水看完了全剧,有的小朋友在走出剧场的过程中仍然缠着父母给他们继续讲述“王二小”的故事。
自9月4日至9月26日,中国儿艺精心策划和认真安排《小飞侠彼得潘》《东海人鱼》《红缨》三部儿童剧参加国家院团展演,秉承高品质、低票价、公益性的原则,积极做好宣传和演出推广工作,使展演期间的演出场次达24场,近2万观众走进剧场观看到国家剧院的精彩演出,平均上座率达90%。同时,引发专家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近30家中央和首都主要媒体对演出进行了报道,很多观众还借助网络媒体表达对展演剧目的喜爱,展示了国家剧院的艺术创作成果和良好精神面貌。
文字供稿:演出部
图片提供:影视资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