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作者:
马彦伟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西游记》孙悟空的扮演者,《特殊作业》饰演龙大伟,《小飞侠彼得潘》的导演。此外,马彦伟还是影视作品《佛跳墙》中小春子的扮演者,《一米阳光》中土豆的扮演者。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他在乌镇戏剧节中的收获和心得吧。
今年的乌镇戏剧节,无论是每天遍布整个景区的嘉年华表演还是组委会力邀的国内外演出剧目,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偶”。可以说“偶”的元素,成为了本次戏剧节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审美意趣。
关于木偶戏,戏剧大百科是这么定义的:由幕后演员操纵,用木偶表演的戏剧形式。它是一门“手的技艺”。
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演出木偶戏的历史和传统,并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中国传统的木偶戏根据木偶本身的结构和操作方式分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和布袋木偶。随着木偶艺术的创新和发展,纸、海绵、铁皮、塑料袋等等,都成为了木偶制作的新材料。通过艺术家的智慧和创造,木偶的构成方式和制作工艺越来越丰富多彩。随着戏剧创作观念的发展和多元化,木偶戏的演出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貌。既有演员藏于幕后操作的传统形式,也出现了真人与木偶同台,以及演员变幕后操作为当众操作,或“人偶合一”,或“人偶分离”的演出样式……
本届乌镇戏剧节的嘉年华表演单元中,木偶元素的演出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关注。
荷兰克鲁斯表演剧团带来的木偶巡游“恐龙部队”
荷兰克鲁斯表演剧团带来的“恐龙部队”令人眼前一亮。演员穿戴着黑白相间的巨型恐龙偶,以“人偶+高跷”巡游的表演形式夺人眼球,游人无不驻足观望。西班牙斯瑞基特勒剧团带来的“长颈鹿的世界”同样采用“人偶+高跷”巡游的表演形式。一位男演员敲击着带有音高变化的铜鼓在前方开路,两位男演员紧随其后,脚踩高跷,分别穿戴者一大一小的长颈鹿偶,幽默诙谐,充满童趣,仿佛一对长颈鹿父子从遥远的非洲大草原来到了中国的水乡古镇。巡游过程中,他们热情地与游客交流互动、合影留念,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看到这样的场景,无不流露出灿烂的微笑。
西班牙斯瑞基特勒剧团带来的木偶巡游“长颈鹿的世界”
中国精英集团和河北传媒学院联合出品的木偶肢体剧《小兵张嘎幻想曲》
由中国精英集团和河北传媒学院联合出品的木偶肢体剧《小兵张嘎幻想曲》,以故事的完整、编排的创新以及精彩的呈现,令人印象深刻。编导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集木偶操作、人偶同台、形体、戏曲等多种元素于一体。三名演员有着良好的戏曲基础,身手不凡,时而操作木偶,时而作为讲述者叙述剧情,时而扮演剧中的嘎子、奶奶、老罗叔、胖翻译、日军、伪军、胖墩儿、胖墩儿爹等人物形象,跳进跳出,时空转换高度自由,充满趣味性和游戏性。“小兵张嘎”的故事本身没有新意,但经过创作人员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创造,给观众带来了一部样式感独特,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既熟悉又陌生的“小兵张嘎”。
在国内外邀请剧目单元中,具有木偶元素的演出占到了很大的比重。
澳大利亚黑洞剧团和荷兰杜达派瓦剧团联合创作的《盲》
《盲》是一部由巴西籍荷兰舞蹈家、木偶艺术家杜达·派瓦表演的独角戏。他与澳大利亚黑洞剧团的艺术总监南希·布莱克一起,运用了木偶、舞蹈、哑剧、与观众即兴对话等多种艺术元素共同创作了这部作品。据悉,该剧的诞生与两位创作者的经历息息相关,孩童时期,杜达因为可怕的疾病导致其短暂失明,身上长满了肿瘤和水疱,被社会上的人群欺负和排斥。南希的女儿,从出生开始就经受着病痛的折磨。相似的经历让两位创作者坦然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社会的排斥,从而寻找新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向。《盲》用偶剧的形式,为观众呈现出了残疾人深受病痛折磨的内心状态,从而去感受残疾人所面对的现实。该剧的偶以海绵作为制作材料,一个个海绵偶在演员的操作下,仿佛复活了新的生命,成为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表演者杜瓦与偶之间时而“人偶合一”,同呼吸共命运;时而“人偶对立”,分庭抗争。对偶的操作和控制娴熟自如、精准细腻,令人赞叹不已!
法国和智利的艺术家联合创作,莉莉拉贝尔剧团带来的《那些人》
由法国和智利的艺术家联合创作,莉莉拉贝尔剧团演出的《那些人》表现了一个普通吉卜赛家庭的流浪生活,其异乡客的身份与本地人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该剧在演出中,巧妙地运用了木偶的元素。剧中的男人和女人是活生生的演员,代表这个家庭中的爸爸和妈妈,而他们的孩子是被她们熟练操作的木偶。两个可爱的白色木偶,在演员的操控下如同两个幼小的生命,学走路,嬉戏打闹和玩耍!一家人相依为伴,在漂泊不定的旅程中顽强地继续着他们的生活……木偶元素的运用既巧妙地解决了儿童形象的舞台呈现,又丰富了该剧的艺术特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
上海偶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演出的《爸爸的时光机》
《爸爸的时光机》是由上海偶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一部风格奇幻、充满诗意的非传统戏剧。结合了演员表演、木偶操作、机械装置、多媒体影像、影子戏、现场音乐演奏等舞台表现形式。该剧以导演马良和其父亲的共同生活经历改编而成。剧情非常简单,一个儿子为了唤醒父亲失去的记忆,制作了一部时光机器,帮助父亲找回曾经的记忆。故事情节就在现实时空和回忆时空之间交替进行,每一次时空穿梭都是一次奇幻的历程,是对生命和回忆的再次确认。据悉,从事美术工作的马良从没有涉足过舞台剧的创作,但以其敏锐的总体艺术感觉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同时,邀请了匈牙利和德国的艺术家历时两年共同创作,制作出了十余件跟真人比例相似的大型人偶。演出过程中,每一个制作精良的人偶一出场,都会引来观众的阵阵惊呼和啧啧称赞。简单而温情的故事加上新颖的木偶表现形式,赋予了这部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剧目之外,由罗马尼亚锡比乌龚剧团带来的《暴风雨》,西班牙班巴林那剧团带来的《堂吉诃德》,同样以木偶作为主要艺术手段。在丹麦共和剧团带来的《哈姆雷特》以及立陶宛“无剧场”剧团带来的《卡里古拉》中,“偶”元素的运用也为演出的艺术效果增光添彩。
由此可见,本届乌镇戏剧节的舞台上,“偶”剧以及具有“偶”元素的演出几乎占据了整个戏剧节的半壁江山。
木偶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销声匿迹,反而越来越得到艺术创作人员的青睐。“偶”——这一极富魅力的艺术元素,通过各国艺术家的实践和创造,一定会生发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将会继续在戏剧舞台上闪烁着熠熠的光芒。
作为儿童戏剧工作者,应该倍加珍惜和关注木偶这一珍贵遗产,在艺术创作中大胆吸收和借鉴“偶”的元素,来丰富和拓展儿童戏剧的表现手段,创造新颖别致的演出样式,将是一个充满乐趣、值得钻研和探索的课题!
雨中宁静的水乡古镇
图文供稿:演员管理部 马彦伟
下一篇: 乌镇戏剧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