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创作部组织召开外国经典剧目改编《李尔王》剧本研讨会

来源:CNTC    更新时间:2017-01-26    查看次数:


中国儿艺组织召开外国经典剧目改编《李尔王》剧本研讨会现场


2017年1月25日下午,创作部在中国儿艺四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外国经典剧目改编《李尔王》的剧本研讨会。四位中国儿艺艺委会委员受邀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宋宝珍,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编剧董妮到场。《剧本》副主编武丹丹、《新剧本》执行主编林蔚然因故未能亲临会场,但出具了书面评审意见。张颜导演携主创团队聆听了专家的指点并作充分交流。创作部副主任毛尔南、办公室马亚琼、段凝出席会议并参与了讨论。冯俐副院长全程出席并主持会议。

冯俐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外国经典进校园的创作初衷。导演张颜讲述了艺术构思和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恳切地希望与会专家给予指点。

会议围绕“改编方向应该更多保留原剧风格,还是寻求创新和突破”、“台词如何处理能够既不损失经典性,又能适应儿童观众的认知水平”、“主题和叙述风格上如何把握,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审美需求”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张颜导演携主创团队聆听了专家的指点并作充分交流


董妮对《李尔王》进行了文本解读,指出了儿童理解原剧的难度,建议参照《盐比金子更可贵》、《井边的牧羊女》等作品的表达。宋宝珍认为莎士比亚经典剧作改编为儿童戏剧有些成功的先例,尽管“原作里成人世界的东西偏多,但我们可能也低估了孩子们的理解力”。她强调《李尔王》中所涉及“亲情、逻辑、人的本性、生与死”等问题的处理要反复斟酌。她建议主创“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设置叙述人,加一些音乐和唱词来把剧本通俗化,也可尝试集体创作法”。武丹丹的书面意见肯定了目前的改编基础,“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减去枝蔓、脉络清楚;二度构想中,人偶同台的演出创意,值得期待”。她提出可增加导赏环节、明确观演对象、搬演部分片段、与学校剧社合作、区分叙述语言风格等观点。林蔚然在书面意见里认为改编者定位准确,建议篇幅上再行删减,增强人偶之间的交流,“调整为儿童易于接受的、通俗易懂的、具有趣味的语言风格”。马亚琼肯定了《李尔王》对唤起儿童情感的魅力,分享了英国为儿童改编排演《李尔王》的得失和经验,建议提前进校园做剧本阅读实验,进一步扩大改编力度,尝试保留相对开放的结局。段凝认为明确观众年龄层次和创作意图尤为重要。毛尔南也支持改编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同时缩减剧本长度,考虑进校园的不同演出环境。


会议围绕“改编方向应该更多保留原剧风格,还是寻求创新和突破”等多个方面展开热烈讨论


冯俐副院长特别感谢专家们和青年同行的用心思考,也分享了自己童年对《李尔王》等剧作的喜爱和理解。她说,“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理解的《李尔王》的故事就是一个糊涂爸爸和一个好女儿之间的悲欢离合。作为青少年读者往往会自动过滤掉许多政治的复杂性而注意到这段亲情的跌宕。当爸爸终于明了女儿的挚爱,父女相拥的时候,作为孩子,是欢喜而释然的。”她认为李尔王与三女儿的关系可能是成人世界与孩子内心情感世界的缩影。李尔王与考狄利娅这条线具有让儿童观众最大的情感代入的可能。她建议主创人员进一步思考改编的方向和打点的位置,提出了“抓住经典的精髓,同时又充满了想象力”的创作期许。


冯俐副院长代表剧院为因出差错过艺委会成立大会的宋宝珍老师颁发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艺术委员会”聘请证书





图文供稿:创作部 马亚琼

订票热线:4001016161      联系方式:cntc@cntc.org.cn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2015-2022      技术支持:北京精正方胜
访问统计: